早上还是晚上吃,是否要空腹,阿司匹林怎么吃才好?
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有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概念。
一级预防是指对未患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的人群,采用各种措施预防首次血栓事件。).二级预防是指通过对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患者的有效干预,预防疾病进展,改善预后,降低死亡和致残率,预防复发。
103010明确指出,阿司匹林可用于符合条件的高危人群作为一级预防。.
具体用药方案应由医生综合考虑血压、血糖、血脂、年龄等多项指标制定。
在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已确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病人应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因此,阿司匹林往往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被称为“神奇的药物”。然而,由于担心胃出血等副作用,关于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的纠结困扰着许多患者。
那么,谁需要阿司匹林?如何规范服用?
几天前,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全科副教授葛彩英就阿司匹林的使用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葛教授先分享了她在门诊中遇到的一个案例——
擅自停药,她突然昏倒
今年6月,葛教授的一位老病人发生了意外。事情是这样的:
葛教授的女患者王某(化名)今年65岁。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她已经看葛教授很多年了。今年6月的一天,王一进葛教授的诊所就哭了。“你认识葛医生吗?我们几乎说再见了!现在我的肠子都要后悔了!”
原来,王停止服药是因为他害怕,因为他从邻居那里听说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出血。结果前几天,她莫名其妙地掉进了碗里,没当回事。没想到,两天后,她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当我醒来时,我发现我的脸上沾满了血。我赶紧打了120,被送到了医院。在医院做了CT、MRI等检查,上述两项异常均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但所幸并不严重。医生分析了她的病情后,提醒她以后要按时吃药。
这次事件对王的心理影响很大,因为她一个人住,家里没有其他人。如果有万一,她会有危险,她会很害怕。“她的肠子都变蓝了。”。现在她甚至不敢一个人出门,生怕路上发生什么事。了解情况后,葛教授提醒她规范用药,并给予心理疏导。目前,李已恢复良好。
吃阿司匹林导致胃出血,临床并不多见
葛教授指出,像王女士这样的病例在临床实践中很典型。王女士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定期服用阿司匹林是非常重要的,随意停用阿司匹林之后麻烦无穷。
但是,很多医生会遇到擅自停药的做法。根据葛教授的分析,这种情况下,要么是伤疤愈合了(比如病情好转稳定),疼痛被遗忘,要么就是侥幸,“不撞南墙不回头”。其实,说起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葛教授回忆说,多年来她每天都要接诊100多名患者,到目前为止,她从未遇到过任何一名患者因为服用阿司匹林而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胃黏膜保护药物。一般来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如果出血量大,可能表现为呕血。这时候打120看急诊,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另外,如果经常出现疲劳、出汗、黑便等情况,可以检查血红蛋白,如果下降,就要怀疑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如果因为担心副作用而放弃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概率很低,得不偿失。
那么谁需要阿司匹林呢?
葛教授强调,关于阿司匹林的具体用法用量,要去医院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决定。
一般来说,一级预防使用阿司匹林,剂量为75mg ~ 100 mg,推荐使用肠溶片,即每天100mg。比如建议以下人群咨询医生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比如高血脂患者,如果血脂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大于4.9mol/L,年龄在55岁以上,需要咨询是否使用阿司匹林开始一级预防。也有被医生判断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即未来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于10%的人群,也要考虑口服阿司匹林。此外,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肥胖、吸烟、有早期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服用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