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方中医药治疗颈动脉斑块【三剂疗法】
明医方中医药治疗颈动脉斑块【三剂疗法】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与椎动脉颅外段、以及锁骨下动脉和头臂动脉等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起始多无明显症状,颈动脉严重狭窄时可伴有头晕、头痛、晕厥等非特异性症状。
去年《柳叶刀》研究评估全球有近20亿人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我国近三分之一人患有该病症!且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逾四成,中老年近八成!动脉内壁脂肪物质、钙和其他废物的不断堆积,使血管壁增厚,逐渐使动脉变窄,最终导致血流受阻,导致中风。
颈动脉斑块到底要不要治疗?
有相当多的人即使查出有颈动脉斑块,往往也不会在意,仅管医师再三叮嘱依然不会去进行医治。为什么?因为这在当下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且在其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一般没有任何的症状表现,不影响生活,不影响工作!这也是很多人忽视它的根本原因。
明医方医师表示:不论颈动脉斑块的大与小,一旦发现/查出有,应当立即积极进行治疗。因为斑块的慢慢的变大,导致颈动脉狭窄后,就会引发脑梗!斑块一旦破裂、血栓形成导致颈动脉闭塞!所以,有颈动脉斑块一定要治疗。
西医观点认为,动脉斑块几乎不可能被消除,只能是抑制其发展,让其不再变大;然而,近些年中医药在治疗动脉斑块方面,却有着明显的突破。
薛某某-中医三剂治疗
男性,51岁,于2021年初体检时查出血脂异常,同时伴有高血压150/100mmHG,医生给予药物阿托伐他汀、阿利沙坦酯片、盐酸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
2021年8月因头晕、脑迷再次到医院进行检查,血管彩超诊断描述为:
··双侧颈总动脉管径对称,内-中膜增厚(右侧:1.0mm,左侧:1.0mm),左侧分叉处后壁见6.2x2.0mm等会声偏平斑块,各段流速正常。
·双侧颈动脉球部管径对称,流速正常。
·双侧颈内动脉管径对称,各段流速正常。
·双侧椎动脉管径及流速正常。
·右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后壁见12.5x2.8mm等会声扁平斑块,双侧颈外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流速度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意见:
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
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
体征表现:头晕、脑迷,记忆力下降,面部抽搐,流口水;
入院综合诊断: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
·颈动脉硬化斑块
·高脂血症
·高血压2级
入院后即采取中药针剂、汤剂、散剂联合进行治疗;经四到五日后,其面部抽搐改善、流口水症状减轻,自述身体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经两个疗程(30日)后,其高血压为124/80mmhg,血脂指标正常,头脑清晰灵活,无头晕、昏沉感,面部无抽搐,无流口水症状;同时改善的还有其精神与气色,均得到明显改善,运动量也随之增加。
薛某某于2021年9月下旬于他院进行复查,血管彩超诊断描述为:
·双侧颈总动脉、球部管径对称,内膜增厚,未见斑块,各段流速正常。
·双侧颈内动脉管径对称,内膜增厚,未见斑块,流速正常。
·双侧颈外动脉管径对称,内膜增厚,未见斑块,流速正常。
·双侧椎动脉管径对称,内膜不厚,流速正常。
诊断意见:
·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
·双侧椎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通过中医药三剂疗法两个疗程,以血管彩超报告显示其“颈动脉斑块”不见,这可谓是让人非常惊喜。明医方医师对此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究竟是特例还是说只要有斑块患者都可以消除呢?先从中药方面来粗略分析下吧。
中医药传承五千余年,数千味中药至今为止仍有不少药材让大夫无法深究其药理与药性,仅从此方面就可看出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不论是心脑血管疾病,还是神经类疾病,在中医理论上都有对应的讲法,离不开阴阳、五行、腧穴、经络、脉络等等;关于“堵”字一说,中医大部分来讲属于“血瘀”范畴,血与气又密不可分,固有“气行则血行,气滞者血瘀”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