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常吃复方丹参滴丸,这5个问题一定搞清楚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1-29 丹参   复方   冰片   心绞痛   阿司匹林   硝酸   药效   心肌   冠心病   不适   血管   胃肠道   糖尿病   含量   成分

复方丹参滴丸适合哪些人吃?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行气活血类中成药,其组方为丹参、三七和冰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丹参的主要药效成分为酚酸类成分,具有抗过氧化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微血管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三七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皂苷类成分,具有抗凝血、抗炎、抑制脂质沉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冰片可辅助丹参和三七更好地发挥疗效,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镇痛作用,复方丹参滴丸主要适用于: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 冠心病心绞痛:有临床研究证实,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降低心率和血压,提高运动耐力,可作为冠心痛心绞痛患者标准化治疗基础上的长期联合用药,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运动耐量下降的患者。此外,复方丹参滴丸还可舌下含服,从而使有效成分经过黏膜直接吸收入血,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提高生物利用度,有助于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用药。
  • 糖尿病血管病变:复方丹参滴丸可保护心血管、改善微循环,减少蛋白尿排泄,从而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肾病等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防治血管并发症的联合用药。
  • 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复方丹参滴丸怎样服用?要服多久?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复方丹参滴丸常规推荐剂量为10粒/次,每天3次,口服或舌下含服,28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延长服用时间。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患者,复方丹参滴丸常规推荐剂量为10粒/次,舌下含服,5分钟后未缓解可再含服10粒或改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复方丹参滴丸常规推荐剂量为10-20粒/次,每天3次,口服或舌下含服,24周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延长服用时间。如果口服给药后出现胃部不适,建议舌下含服或餐后30分钟服用。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复方丹参滴丸能长期服用吗?安全性如何?

    一方面,有临床试验证实,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有助于延缓冠心病心绞痛和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展。另一方面,有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显示,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偶有胃肠道不适、面部潮红、头胀等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可自行缓解,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复方丹参滴丸可见恶心、呕吐、口干、腹胀、腹痛、腹泻、腹部不适、头胀、头晕、头痛、胸闷、心悸、乏力、潮红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可缓解,与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联用不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总体上说,复方丹参滴丸安全窗口宽,适合长期使用。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有何不同?

    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在组方、功能主治、适应症等方面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1.剂型:复方丹参滴丸为滴丸剂,具有快速溶出和释放,快速起效等特点,适合舌下含服,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入血,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消化液的降解,提高用药效率,复方丹参片为普通片剂,口服后起效较慢。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2.药理作用: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组方相同,都是丹参、三七和冰片,丹参的主要药效成分为酚酸类成分,包括水溶性丹参素和脂溶性的丹参酮,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素含量较高,丹参酮含量很少,而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含量较高,丹参素含量只有复方丹参滴丸的一半,丹参素调节心血管系统的药理活性更强。QdK拜客生活常识网

    3.适应症:复方丹参滴丸舌下含服,3分钟可起效,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而复方丹参片口服后至少30分钟才能起效,不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此外,有临床试验证实,复方丹参滴丸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而复方丹参片缺乏临床试验支持。

    相关阅读:

  • 老年人脾气大怎么办?服点丹参杏仁利于健康
  • 如何挑选丹参?
  • 哪些人不适合吃丹参?丹参的副作用有哪些
  • 丹参粉的正确吃法及功效
  • 丹参的性味是什么?
  •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田七丹参粉的神秘功效
  • 丹参粉的吃法和功效与作用
  • 天草丹参保心茶可以带来哪些保健功效
  • 丹参茶的功效与作用 真的这么强大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