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转ICU抢救途中电梯故障,谁应对患者的死亡负责?丨医法汇
本案中,双方的争议在于医院在对患者的医疗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约行为,若存在违约行为,确定的责任比例是否适当。医院在对王先生进行抢救过程中,因电梯故障,使其不能及时进入ICU病房得到较好的救治,虽然医院辩称并不存在在电梯施救与在ICU施救有所不同的问题,但是ICU施救条件与电梯的施救条件显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医院也只是口头陈述,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来予以证明,因此没有得到二审法院的支持,而一审酌定市医院承担40%的赔偿责任问题,属于一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在没有证据证明明显不当的情形下,二审法院也不会轻易否定一审判决。

另外,关于双方争议的医院是否告知了尸体检验问题。《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解决医疗纠纷的合法途径;有关病历资料、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的规定;有关病历资料查阅、复制的规定。患者死亡的,还应当告知其近亲属有关尸检的规定。医法汇在之前的文章中一再提醒医疗机构,上述告知内容应当采取书面的方式告知患方,并且要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死者家属拒绝签字的,医院还应当留存证据予以证明。本案中的医疗机构二审的上诉理由是“医院口头告知了患者家属可以进行死亡原因鉴定,不存在未告知情形”,其在没有证据证明已经告知了患方的情形下,显然不能得到二审法院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该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流于形式和法律风险意识的缺失。
(本文系医法汇原创,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均采用化名)
推荐阅读
☞网红小冉抽脂感染去世,涉事医生或将承担刑事责任丨医法汇
☞医疗纠纷官司还可以这样打!患方状告县、市两级卫健委案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