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一篇-心理保健篇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谈得上喜欢别人。
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这种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人。而不健康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处处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这种稳定与协调包括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适,包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生活与工作中寻得快乐。

心理健康
心理保健-良好的心态
1.将不快以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要敢于把自己不愉快的事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当极其忧伤时哭泣、读诗词、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都是常见的宣泄方式。节奏欢快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
2.多与人交往,摆脱孤独。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会习惯地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希望从团体中得到爱。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当你真诚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时,你会欣喜地发现,你获得的比你给予得更多。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不高兴而把自己同他人隔绝开来。孤独只会使抑郁状态更加严重。
3.增强自信心,做情绪的主人。人在正常状态下是可以通过意志努力来消除不愉快情绪,并保持乐观心情的。一是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二是不在乎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三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知识是自信的源泉。要学会容忍,培养坚韧的毅力。用积极进取的精神取代消极的思想意识。把事情看透,心胸开阔,情绪就能保持稳定。

保持良好的心态
面对挫折
第一,沉着冷静,不慌不怒。
第二,增强自信,提高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