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物联赛答案&试题评析:知识点考察广泛,题目紧跟热点
下面我将分模块和大家一起分析试题。
部分
总的来说,第一部分的考点非常全面,考试方式灵活多样,生化代谢题占比比较高(第10、11、14、25、26、28、30)。有统计但少考试,病毒和免疫学话题增加。
和往年一样,第一部分的部分题目详细考察了细胞和生物化学的重点知识。例如,问题10检查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葡萄糖的碳位置,问题23检查带电氨基酸对α螺旋的影响。影响,问题30检查硫胺素所涉及的代谢反应。
同时,第一部分的部分题目也考到了最基础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市面上以往的联赛题和习题中出现频率较低,容易被忽视。比如第19题酶纯化倍数和回收率的区别,第22题微卫星序列的判断,第27题△G=-RTlnK的生化反应自由能计算公式问题。
另外,配合近几年联赛的演变趋势,第一部分也有大量的题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给出的新情况。在200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疗法中,第16题和第20题考查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和疫情防控相关的知识;还有一些贴近生活背景的问题,比如问题13中的蛋白酶抑制剂α-1抗胰蛋白酶(吸烟也会导致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功能和缺乏症状。第28题猫的必需氨基酸也包括精氨酸,考生需要根据氨基酸代谢每一步的底物来推断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建立和完善微模块的知识体系,不能忽视那些习题中出现较少的最基础的知识点,同时也要关注时事热点,对近年来的诺贝尔奖和当前的新冠病毒及疫情防控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和生物学现象。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各部分比例和往届联赛差不多,动物学5分,植物学5分,动物生理学10分,植物生理学10分。总的来说,第二部分的试题偏向灵活,很多题目都与近期的热点研究相关,与现代生物技术(如血脑屏障、海葵毒素PITX、冷冻电镜、荧光蛋白等)的结合更为紧密、硝酸盐还原酶、碳平衡、钾离子通道)。动植物形态解剖学:考试形式接轨国际标准,最基本的识图能力经过多次测试。例如33-34题考察脊椎动物大脑和颌弓的连接类型,以及相关骨骼的同源关系,46-48题不仅考察植物根部横截面各部分的名称,同时也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各个细胞功能的理解,选择合适的细胞壁图像。动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部分比较难。与2019年的标准考题相比,可以说是画风突变。第36题考察恶性高热症状的原理分析和第42题毒理学分析,第39题和第40题考察渗透浓度的计算。《PlantPhysiology》第59题直接考查了对钾离子摄取信号通路的认识,涉及到宏观生理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而且值得注意的是,45题中有一道图表分析题(图片与人体健康出版社肺顺应性图片几乎一模一样《生理学(第九版)》),这在往届联赛中并不多见。IBO的动物生理部分经常有图形题的出现,也可能预示着以后动物生理题的考试方向。还有第54题关于CO2浓度增加是C4和C3植物的生长趋势(这个问题在Taiz的《植物生理学(译本)》中有提到),同学们需要了解C4植物的本质优势。这些都要求考生摒弃以往死记硬背宏模块知识的方式,更多地关注结构如何适应功能以及生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Part
相比2019年和2017年,文献分析题量明显增加。虽然考的纸图题比2020年明显少了很多,但很多题都和题干给出的题有关新材料的分析类似于IBO生态行为的题,比如真菌的分布62题,66题胎生爬行动物的收益和成本,73题AVN的传播。这就需要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了分析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很多题的背景知识与当前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淡水变暖71题,气候变暖74题,物种入侵7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