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小宝宝的出生,会给家里带来无尽的欢乐。但为人父母在幸福的同时,也要兼顾照顾宝宝的责任。
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宝宝“哭闹”是令父母心力交瘁的,尤其是那种哭上好久,怎么哄也哄不好的情况。
新生宝宝总是在“黄昏”时间哭闹,奶奶“请神驱邪”
最近,一位妈妈在群里反映:自家的宝宝一到傍晚时分,就开始变得异常烦躁,吃奶也不好好吃,而且也不容易入睡,怎么哄都哄不好。
家里的奶奶认为是孩子“中邪”了,还带宝宝去看了“神婆”,但是依然没有效果,宝宝就是很难不哭安静下来。
群里有经历过的妈妈解释道:孩子这样的情况是一种生理现象,主要是对昼夜节律的一种适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昏闹”。
有一种哭闹叫“黄昏闹”,几乎每个宝宝都会经历
“黄昏闹”是人们的俗称,科学上的名词叫做“黄昏焦虑症”。主要是指3个月之内的新生宝宝一到黄昏时刻,一般在下午的5点-7点之间,情绪上会变得很烦躁,爱哭闹,甚至还伴有“集中进食”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宝宝哭闹家长哄一哄便可能会安静下来,但“黄昏闹”的宝宝,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哭闹,家长怎么哄都哄不好的节奏。
另外,宝宝几次吃奶之间的间隔很短,具体表现为宝宝吃几分钟的奶,会烦躁地哭几下,之后再吃奶,再烦躁地哭,这样的行为甚至会吃需几个小时。
而这些表现出现之后,伴随的可能就是较长时间的睡眠了,通常会睡得很久。
宝宝“黄昏”闹觉背后的科学
1)昼夜调节能力的形成
小宝宝的睡眠和大人不同,没有昼夜规律的,大约在3个月左右,婴儿开始有昼夜节律系统,这个时候宝宝开始逐渐地形成昼夜规律。
但由于小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在昼夜临界点的黄昏时分,便会放肆地哭闹。
2)和大人一样,黄昏期间感到疲惫
我们大人在经历了一天的忙碌之后,身体也会有明显的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