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 东邪
根据美国加州气象部门公布的最新消息显示,该州的最大水库和第二大水库与去年相比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黄白色区域,经过气象专家的鉴定这些区域是水库的水位降低后裸露出来的地面。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两大水库的蓄水量平均减少了50%左右,给加州多个地区造成了供水短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近一两个月来北美的持续高温天气有关。
加拿大和美国同处于北美洲,因此情况好不到哪里去。根据加拿大媒体的最新报道,北美的极端高温已经导致多个地区气温超过40℃,最高温度甚至达到47摄氏度。高温天气已经夺走了至少230人的生命,而且气象专家预测未来因高温天气而死亡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那么为什么在高温环境中人类的生命会受到威胁?人体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北美的持续高温向人类传递出什么信息呢?
人体所能承受的环境温度是多少?
1775年,美国实验生理学家勃莱登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以自己的身体为实验对象进行测试,目的是探索人体能够承受最高的环境温度是多少。实验结果表明,当他处于空气十分干燥的环境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身体会出现不适感,但最终能在120摄氏度的环境中停留15分钟,并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当他把实验环境换成潮湿环境后,结果截然不同。在潮湿环境下,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身体的不适感更快出现,到了50摄氏度左右勃莱登就基本承受不住了。最后他得出结论,人体在潮湿环境下的忍受高温能力要比在干燥环境下弱,常人只能在50摄氏度的潮湿高温环境中生存几分钟。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体能承受的温度极限是210摄氏度,但目前没有相关的实验证明。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体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温度承受能力呢?原因在于干燥的环境中缺乏水汽,人体可以通过汗液的快速蒸发达到散热,从而保持体内温度不至于过高。而潮湿环境中存在大量水汽,人体很难通过排汗来达到散发热量的目的。
人体有哪些散热途径?
说到人体承受高温的极限,就不得不说一说人体散热的四种主要途径,分别是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辐射散热指的是热量从一个物体的表面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到另一个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研究表明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或低温环境中时有六成左右的身体热量是通过辐射散热进行的。
传导散热指的是通过直接接触将人体的热量传递给另一个温度较低的物体,这种散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触物体的导热能力。比如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冰袋、冰水来为高温病人进行降温,这种降温方式属于物理降温。但由于人体一般不会与其他物体进行长时间的接触,因此这种散热方式只能散发人体3%的总散热量。
对流散热指的是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进行热量交换,一般情况下人体基本以这种方式散热。当人体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人体内的热量就可以通过空气传递到环境中。当人体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时,环境中的热量就会传到人体内。由于对流散热是最直接的散热方式,因此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会受到这种散发方式的反作用,从而导致人体机制出现紊乱。
蒸发散热是最容易理解的,即液态水附着在人体皮肤表面,然后吸收人体热量转变成气态,从而帮助人体散发热量,流汗就是最常见的蒸发散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