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天气炎热,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大家会选择小聚,而烧烤、海鲜以及啤酒这些自然是最好的搭配。但是这却是广大痛风患者饮食当中的一个雷区。
青岛市立医院免疫风湿科主任医师苏厚恒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表示,进入夏季以后,接诊的痛风病人比之前多了一倍多。多数痛风发作的患者都有吃海鲜、喝啤酒不注意节制的情况。
苏厚恒解释,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成分会抑制体内尿酸的排泄,海鲜是高嘌呤食物,嘌呤正是尿酸形成的原料。偶尔吃海鲜、喝啤酒不会必然引起痛风,但长期如此会导致体内尿酸增多,痛风就容易发生。③
重症医学科医生:暑天小心热射病
在三伏天这样高温闷热天气里,中暑已成高发疾病。很多人觉得,中暑太常见了,怎么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严重中暑真的会死人!到了热射病的地步,致死致残风险极高,死亡率超过50%,非常危险。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何忠杰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由于热射症早期仅表现为体温有点高,意识虽然出现障碍,但短时间能清醒,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没事了而被轻视,其实这时损害才刚刚开始。”
何忠杰指出,严重的致死性损害其实要在后续几个小时才表现出来,一旦损害出现发展迅速,如果救治失当,会在中暑症状出现后的12~24小时内发生死亡。热射病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伴有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损害等。④
脾胃科医生:吃隔夜菜小心食物中毒
夏天气温高,很适合细菌繁殖,食物更容易腐坏变质。稍有不慎,就会病从口入。
最常见的,是有些放进冰箱的“隔夜菜”明明闻着没馊、吃起来正常,但其中已有细菌滋生。大人孩子进食后,全家“中招”患急性肠炎的病例不在少数。
济源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医师刘战河接受济源日报采访时表示,每年的7~8月,急性肠胃炎患者都会增多,大多是因为夏季食用过凉的食物以及在冰箱存放时间过久的食物所致。
像吃了隔夜西瓜、隔夜菜、凉拌菜、生海鲜等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天气较热的时候比较多见。一方面,因为温度高,食物腐烂得较快;另一方面,由于苍蝇、蚊子多,细菌传播得也快。患上食源性疾病原因就是“病从口入”。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