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偏方大全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偏方帮你防治缓解

常驻编辑 偏方大全 2021-07-09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咽部扁桃体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种病症。常见于青少年。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现代医学认为扁桃体是人体咽部的两个最大的淋巴组织,一般4~5岁后逐渐增大,到12岁以后开始逐渐萎缩。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偏方帮你防治缓解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偏方帮你防治缓解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扁桃体发炎偏方食疗法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金橘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与其它较酸的水果比较,金橘皮还挺有甜味的,不剥皮整个食用是很平常的。金橘皮营养丰富,含维生素C及钙,有消除喉咙发炎的作用。果实则含维生素A、B1、B2、C及钙等。若生吃觉得酸,可加冰糖或蜂蜜煮汁,就比较甜。在煮汁中加水饮用,也有效果。金橘叶也有药效,煎汁饮用,效果不错。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姜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自古姜即有食用、药用两方面的功效,老姜的根茎部份有药效,除有发汗、解热、保温的作用外,还可消除发炎及化痰。姜汤加上陈皮(晾干的橘子皮),效果更好。将生姜及陈皮各5克、砂糖少许加400克的水,煎成1/3的份量,即可饮用。趁热饮用后再休息,效果加倍。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甘草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甘草根的煎汁有治疗发炎及疼痛的效果。对于扁桃腺发炎或突然的喉咙剧痛也有效。6克的甘草加400克的水煎成半量,除去渣滓,分成3等份。每次含少量在口中,先漱口,再慢慢吞下去。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梨子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梨子有退烧、润喉、止痛的作用,可减轻症状。梨子汁也有止咳化痰的效果。将一个梨子切片榨汁冰冻,更易入口。发烧且畏寒极端怕冷或容易下痢者,最好还是饮用热的梨子汁。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橘梗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橘梗的根有药效,可消炎、化痰、排脓(挤出脓)。夏天时,挖掘其根,以水洗净,风干后,可当药用。不过,橘梗药效很强,容易一喝就想吐,最好和甘草一起煎汁服用。3克的橘梗根加2克的甘草和300克的水,煎至半量,除去渣滓。饮用时,先漱口,再喝。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石榴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石榴的煎汁可治喉咙痛。将一个石榴切成适当大小,和400克的水一起煮。沸腾后,再煮30分钟左右,其煎汁可漱口用。石榴最有药效的是它的皮,因此也可只煎阴干后的石榴皮,效果更好。石榴叶也可做药用,效果一样,将手掌大的叶子加400克的水,用小火煮,煮至半量,除去渣滓,即可当漱口药有用。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萝卜青果茶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鲜白萝卜1个,青果(橄榄)8个,冰糖少许。三味煎水代饮。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银花茶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感冒冲剂15~20克,银花10~15克,冰糖适量。三味煎水代茶饮。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酸梅青果汤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酸梅6克,青果(橄榄)25克,白糖适量。将酸梅及青果放入砂锅内浸泡半天,然后煎煮,服时加白糖调味。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苋菜汁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苋菜90克,白糖25克。将苋菜洗净,捣烂取汁,加白糖调匀服用。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鸡蛋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鸡蛋1~2个,白糖15克,香油数滴。将鸡蛋打碎,三味调匀,空腹服。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丝瓜汁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丝瓜2~3条切片,放入大碗中捣烂,取汁一杯加蜂蜜少许。分两次服。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注意事项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移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拜客尝试网的上文介绍,大家知道了扁桃体发炎的原因了吗?大家知道怎样可用治疗扁桃体发炎了吗?大家知道在扁桃体发炎的时候要吃那些食物可以缓解痛疼了吗?如果生活中出现扁桃体方法的现象,要及时采取一些治疗方法,要在平时的饮食上多多注意。Pgl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扁桃体炎的症状 女人这地方一旦发炎千万当心
  • 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偏方验方
  • 4大偏方教你远离扁桃体炎
  • 儿童保健 五种食疗方法治疗小儿扁桃体炎
  • 小儿扁桃体炎 小儿患上扁桃体炎怎么治疗
  • 儿童扁桃体炎 如何预防儿童扁桃体炎
  • 扁桃体发炎脓肿怎么办 中医治疗有妙方
  • 感冒扁桃体发炎吃什么好??
  • 扁桃体炎食疗方法
  • 慢性扁桃体炎吃什么比较好呢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