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运动健身

跑步减肥快还是跳绳快呢

常驻编辑 运动健身 2021-07-09 跳绳减肥

生活水平不断的在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讲究自己的形象,想通过减肥的方式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其他人,跑步和跳绳是人们经常减肥的方式,那么跑步减肥快还是跳绳快?根据一些专家给出的答案,跑步更消耗体内的脂肪一些,也更能帮助人们减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跳绳时最好穿软底鞋每周跳绳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以2分钟为一个单元,是非常有效且合适的运动量。据研究,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消耗的能量差不多。要穿舒适的软底运动鞋缓解冲击力,防止受到震荡损伤关节。最初可以用轻的绳子开始锻炼,每个单元为30秒钟,逐渐加量,熟练后可以采取更多的花样。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领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1、跳绳基本功:简单跳绳法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准备动作:双脚并拢,进行弹跳练习2至3分钟(弹跳高度为3至5厘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开始跳绳,注意手腕做弧形摆动。初学者先跳10至20次,休息1分钟后,重复跳10至20次。非初学者可先跳30次,休息1分钟后,再跳30次。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2、单脚屈膝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右腿屈膝,向前抬起。踮起脚尖,单脚跳10至15次,换左腿重复上述动作。休息30秒钟,每侧各做2轮。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3、侧身斜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动作能训练你的耐久力,增强你的外展肌和内收肌。两人一前一后站在跳绳的左右两侧,先侧身单脚跃绳向前跳,然后斜身跳回原位。跳跃时应注意用力摆动双臂。跳1分钟之后休息10秒钟,重复练习2次。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4、分腿合腿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先做跳绳准备运动(参阅练习1),然后跳绳,跳跃时双脚叉开,着地时双脚并拢,重复动作15次。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5、绕旋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两人跳绳练习:一人叉开两腿蹲下,甩动绳子使跳绳在地上画弧线,另一人则不断地从甩动的绳子上跳过去。速度由慢逐渐加快,1分钟后两人交替。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6、侧脚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先从简易跳绳法开始(参阅练习1),然后用双手手腕挥动跳绳,右脚跳绳,不着地的左脚则斜向一侧,跳15次。换另一只脚跳15次。非初学者可练习快速跳绳,即绳子从脚下滑过时连跳2次。练习时,应注意脚不要抬得过高、过慢,否则容易被绳子绊住。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7、双臂交叉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先做跳绳准备运动(参阅练习1),然后双臂交叉跳绳。当绳子在空中时,交叉双臂,当跳过交叉的绳子之后,双臂反向恢复原状。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8、双人跳绳:对跳绳者集中注意力和协调一致的能力要求比单人跳绳高得多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1)采取并排站立的姿势。每人用外侧的一只手握住绳柄。先开始练习简易跳绳法(参阅练习1),两人同时用双脚跳绳,然后练习同时用单脚跳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2)采取一前一后的站立姿势。身高者站在后面,并挥动跳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注意事项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1.跳绳长度要合适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跳绳不宜过长,双手握绳保持在肩部偏下一点即可。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2.不要全脚掌落地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跳绳时应该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这样可以缓解冲力,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以及对踝骨的震动与伤害,切记不要用全脚掌或脚跟着地,这会使脑部受 到震荡。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3.不要在水泥地上跳绳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跳绳是一项比较剧烈的运动,所以最好不要直接在水泥地上跳绳,可选择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和泥土场地,也可以在水泥地上铺上一块毯子或塑胶,减少对关节和大脑的冲击 力。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4.身体较重,应采取双脚起落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假如你的体质指数被列入过重行列,跳绳时就要注意,首先,不要单脚跳,否则全身重量压在一只脚上,很容易损伤膝盖和踝关节,要尽量选择双脚同时落地或跑步跳的方式;其次,跳绳时间不宜过长,跳2—3分钟就要休息一下。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无论是跑步减肥快还是跳绳快,如果真的下决心做一件事的话,我们就不要两天打渔三天晒网,要一直的坚持,当然减肥还讲究许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想让自己尽快的瘦下来,可以报一些减肥培训班,根据减肥专家进行减肥,这样也更快一些。Liq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跳绳能减肥吗
  • 跳绳减肥的好处与坏处有哪些呢
  • 跳绳减肥的注意问题
  • 跳绳减肥什么时间好呀
  • 跳绳减肥有效果吗
  • 跳绳减肥快不快啊
  • 跳绳减肥后拉伸运动有哪些
  • 跳绳和呼啦圈哪个减肥效果好啊
  • 原地跑步和跳绳哪个减肥效果好啊
  • 跳绳减肥效果好还是跑步效果好呀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