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常见十大易毁容的错误保养

常驻编辑 养生误区 2021-07-09 生活常识

第一:忽略痣的检查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表明:2004年恶性黑素瘤在15岁至39岁女性当中的发病率比1980年增加了50%。每个人每年都应到皮肤科医生处进行癦痣筛检,每个月我们都应该对隐性部位如头皮,脚底以及指甲下方进行自我检查。有任何可疑的色素沉淀都应该去看医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使用不干净的化妆刷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清洗化妆刷除了会让刷子刷出来的颜色不当(这还是小事),甚至可能会造成毛孔堵塞和细菌感染(这就严重了)。每隔2--3周,使用专业化妆刷清洁剂(比如Clinique倩碧抗菌彩妆刷清洁剂,RMB 210/236ml)来清洁刷子和粉扑等工具,也可以用中性洗发水来替代。清洗干净后,阴凉处晾干就可以了。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三:长时间煲电话粥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把脸颊长时间放在电话--不管是手机还是座机听筒--上会导致爆痘,不管这个电话是不是干净的。脸部接触电话会有摩擦、发热和闭塞,这都会让痘痘更容易爆发出来。如果你超爱煲电话粥,那不妨用耳机来代替听筒吧。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四:经常吃垃圾食品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饮食构成也能影响皮肤的好坏。杂志的研究表明:以高蛋白和全麦食品取代垃圾食品的人更少出现皮肤状况。彻底拒绝垃圾食品,你将会在六周之内看到突发粉刺状况的减轻。多吃花生酱﹑坚果以及鳄梨等食品将会为你的头发﹑皮肤﹑指甲和基础新陈代谢提供足够养分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五:不洗脸就睡觉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让皮肤浸泡包裹在彩妆里--还有一天积累下来的油脂和灰尘——会导致毛孔堵塞,特别是本身就爱冒痘的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人的体温会上升,更会导致皮肤表面的东西容易被吸收,不管你脸上的东西是好是坏。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保证你的脸上只有对皮肤有益的护肤成分吧。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六:忽略胸部和颈部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护肤不应该到脖子就戛然而止,胸部和脖子在这个季节经常暴露在外,但是很多时候它们没有受到和脸部同等的保湿和防晒待遇。但是这不代表它们不娇嫩且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改正的方法很简单:下次你用精华、面霜和防晒的时候,把所有产品都往下延伸到胸口。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七:忽略眼睛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眼周的皮肤比身体其他任何部位都要细嫩,而且它也是经常被“骚扰”的首要受害者。如果你爱揉眼睛,或者每天佩戴隐形眼镜,甚至是喜欢眨眼睛,它都会受到影响。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首先,停止揉眼睛,每次你这样做眼周纤细的血管都有断掉的危险,从而带来黑眼圈和暗沉。另外,坚持用抗老眼霜,如果维生素A醇太强劲,可以考虑多肽成分的眼霜,实验证明可以增加弹性蛋白的生成,从而减少细纹。比如La prairie亮颜修护眼部精华乳SpF15(RMB 1450/50ml)内含三肽复合物,提供高效的防护,提升熟龄肌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从而使肌肤更有弹性。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八:过量使用美容品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容产品并非使用得越多越好,使用过量,美容产品的成分会出现相互抵消或者对皮肤造成伤害,因此,使用美容品是要注意美容品的构成成分并遵守以下使用法则:视黄醇﹑乙醇酸﹑维他命C和过氧化苯甲酰这些成分的美容品不要同时使用,你可以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使用它们?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九:过度去角质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清除老废角质让人感觉很爽,仿佛每个毛孔都会呼吸,这种感觉很容易上瘾导致很多人走到了“过度去角质”这一步。过度清洁和去角质会破坏皮肤的皮脂层,打破水油平衡,并导致痘痘等各种皮肤问题。选择温柔一些的去角质方法吧,乙醇酸或者天然的去角质成分,比如sisley角质调理霜(RMB 570/50ml),可温和地去除老死废旧角质及毛孔污垢,帮助促进肌肤再生,令肌肤通透纯净,焕发自然光采,一周1-2次即可(夏季)。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十:不使用广谱防晒产品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想皮肤出现皱纹、松弛和斑点,那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晒。现在这个季节,尤其在日照更强烈的北方地区,起码要从SpF30起。选择同时能抵抗UVA(看pA)和UVB(看SpF)的广谱防晒,能够提供更有效的防晒。推荐Origins悦木之源白毫银针隔离防晒霜 SpF 35/pA +++(RMB 330)。脸上只要用一元硬币大小的量,露在外面的脖子、前胸,手臂等等,同样需要认真涂抹防晒。如果你上班的位置紧邻窗口,那需要每两个小时补涂一次,哪怕没有阳光直射,也会有四面八方的玻璃幕墙将阳光漫反射到你身上。我们知道这很麻烦,但是你可以笑到最后,不是第一个长出皱纹的人?Lqi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