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误区

蔬菜也含有害物质 教你防夏季食物中毒

常驻编辑 养生误区 2021-07-09 食物中毒

要想健康,必须每天一份蔬菜。可是近来发现,吃蔬菜也会使人中毒。其实有些蔬菜本身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果烹饪方式正确的话,可以有效除去有害物质。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草酸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草酸的危害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菠菜、笋、青蒜、苋菜、荸荠、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较多的草酸。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危害:草酸除了味涩影响口感外,更为重要的是能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使食物中的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草酸盐还能阻碍食物中铁的吸收;长期食用含草酸高的食物,还可能产生肾结石(草酸钙结石)。有人拿这些菜与豆腐、鸡、肝等食物同煮,给正在生长发育的小孩或孕妇、乳母吃,以为可以补钙和铁,结果适得其反。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预防措施:这类菜最好在烹饪前,先用开水烫后再炒,这样可除去部分草酸。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许多蔬菜能从土壤中富集硝酸盐,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在合适的条件下(温湿度、pH等)有利于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新鲜蔬菜经过存放,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并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转变得越多。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危害:当亚硝酸盐的量达到了中毒剂量,就会发生急性中毒。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在胃内合适的条件下与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对人体造成危害。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预防措施:农业减少使用氮肥;吃新鲜蔬菜。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有些蔬菜中含有有害物质,具有毒性,吃后可发生食物中毒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1、四季豆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季豆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季豆中毒多因没有炒熟而发生。因为生四季豆含有有毒物质—毒蛋白和皂素,前者具有凝血作用,后者是一种能破坏红细胞的溶血素并对胃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立秋后的四季豆含这两种物质最多,如果没有煮熟煮透,人吃了之后1—5小时就会引起中毒。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毒症状:轻者头痛头昏,重者恶心、呕吐、腹痛。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预防措施:烹饪时煮熟煮透,使豆角原有的深绿色消失,食用时无生味和苦硬感,说明毒素已经被破坏。一般老四季豆更易引起中毒,豆角两头含毒素较高应去掉。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2、鲜黄花菜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鲜黄花菜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鲜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它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毒性很大的物质——“二秋水仙碱”,能强烈刺激胃肠和呼吸系统。成年人如果一次摄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菜1—2两),即可中毒。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毒症状:一旦中毒,便会出现咽干、烧心、口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现象。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预防措施:鲜黄花菜每次不要多吃。吃前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捞出后挤尽汁液,彻底炒煮后再吃。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3、苦瓠子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苦瓠子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苦瓠子的有毒成分为苦瓠子甙。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毒症状:中毒发生在食后10分钟至2小时,主要症状为头昏、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预防措施:购买瓠子时,先在瓠子尾端尝一尝,若有苦味不能买。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4、发芽、变绿土豆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发芽、变绿土豆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土豆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土豆中含量极微,一旦发芽,其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剧增,可高出平时的40—70倍。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毒症状:人吃了这种土豆,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预防措施:避免食用这种土豆。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蔬菜种植过程中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土壤和化肥可影响蔬菜中硝酸盐和有害金属的含量,农家肥可使蔬菜沾染上寄生虫卵和各种病菌。这些对健康不利的因素都需要在农业和烹饪中注意解决。1MG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防止菌类食物中毒应注意什么?
  • 哪些食物最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 春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应预防哪些食物中毒
  • 如何缓解食物中毒 解决食物中毒的方法
  • 食物中毒怎么办 发生食物中毒三点必须做到
  • 食物中毒后喝什么可以解毒 牢记这些措施
  • 食物中毒的表现 食物中毒怎么办
  • 食物中毒怎么办?
  • 食物中毒怎么办 让你远离食物中毒的方法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