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
-
地震来临 如何成功脱险?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和镇静自若的态度,要避免惊慌。在唐山地震874位幸存者中的调查发现: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
-
地震后如何科学逃离救助?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地震科学家对地震的长期和中期预报已有相当的把握,但对几天或数小时内要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仍难做出准确预报。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地震,因而地震发生后的...
-
地震时哪些部位易受伤?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
四肢损伤约占人体受伤各部位的50%,并且常伴有周围血... -
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吊扇)掉落下来。
办公室中躲在办公桌或坚固的家俱下或靠支柱站立,远离窗户。
公共场所中,应小心选择出口,避免人群推挤... -
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里 如何自救?
在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里后,如何进行自救,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1.如果震后被埋压在废墟中,你一定要沉住气,树立生存的信心。要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你,你要千方百计坚持下去,... -
地震时如何科学自救及互救?
自救与互救在抗震救灾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有无救援力量到达,灾民自救都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据部分资料统计,自救与互救的脱险率可达40%~80%。
一次强烈地震经过几十秒钟后... -
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次12s自救机会
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害的主要有两种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P波(纵波)和S波(横波)。
每种类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P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8~9km,最先到达... -
地震来临前应准备什么?
在地震来临前做好对策预案,加固建筑物,并向群众进行宣传,使其在思想和知识上有所准备。在地震发生阶段,人们主要根据平时的防震知识和实际情况,寻找安全地方紧急避震。同时要注意...
-
地铁发生火灾怎么办?
地铁发生火灾逃生避险指引
1、乘客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选用距地面最近的安全出口迅速、有序出站。
2、当火灾发生在行进中的客车中时:发现的乘客首先要按... -
地震时如何自救 将危害降到最低?
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及地震过后的瘟疫,可致大批人员伤亡。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若开始时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来不及离开建筑物...
-
震后救助被压埋人员6点需注意
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救助被压埋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2)要... -
在户外或野外要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如在户外或野外,要如何避震?
地震局专家介绍,这时应就近选择开阔地带,注意避开高大建筑或悬挂物等危险场所,在野外则应避开山边等危险环境,注意躲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
地震后如何将危害降到最低?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若开始时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来不及离开建筑物的往往会被坍塌的房屋埋没或砸伤。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 -
户外遇到地震怎么办?
车中:尽可能快和安全地停车——但呆在车内可以免于被下落的物体击中。蹲伏于座位下,如果有东西落在车上,你将会得到保护。当震动停止下来,注意观察障碍物和可能出现...
-
接到地震的警告后该做什么?
如果你已收到可能发生地震的警告,继续保持收听当地电台最新的报告和建议,如建议关掉液化气、电源。将大而重的物体从高的搁架上拿走。将瓶子、玻璃、瓷器和其他易碎的东西放进...
-
地震后如何预防霍乱流行?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它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
-
震后如何预防鼠疫传播?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在通常情况下只寄生于啮齿类动物,如野鼠中的黄鼠属、沙鼠属、田鼠属、旱獭和南方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这些鼠类的生存对自然环境...
-
未震之时 先闻声如雷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在临震前尚没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听到了震前的地声。震前地声最早出现在7月27日23时左右,这些早期听到的地声比较低沉。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