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亲戚,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长相非常类似,除了嘴巴末端的一小段黑色,和翅膀羽毛颜色外,它们可以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中华凤头燕鸥就混迹在大凤头燕鸥的群体中生活,而大凤头燕鸥也把它们当做同类,它们会一起捕食海鱼,一起迁徙,一起躲避天敌鹰隼的攻击,甚至于一起繁衍。可以说中华凤头燕鸥没有灭绝,必须得感谢自己这个“亲姊妹”。
回归之后,两度遭遇灭绝危险
它们会寻找海外的无人岛屿,选择在裸露的岩石和草地上筑巢。在每年的6月初它们就会开始产卵,而且一窝只会产一枚卵,由雌鸟和雄鸟轮流照顾。当调查队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正在抚育雏鸟。

然而2周后,台风“云娜”来袭,紧接而后的是台风“鲇鱼”。等调查队再次回到岛上时,只剩下一片狼藉。直到3年后,中华凤头燕鸥才再次回归,这次它们的数量只剩下8只左右。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得知消息后,派出了工作人员24小时守护它们的栖息地,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一次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在工作人员的食物和饮水用完后,工作人员就离开了一个晚上去做补充,没想到就这一个晚上的时间,当他们再次回来时,岛上已经没有一颗鸟蛋,全被人捡走了。

一些沿海地区的人们,有着捡鸟蛋的习惯。而在地面筑巢的凤头燕鸥,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俯首可得,而这些人可能不会知道,自己捡走的一个鸟蛋,会摧毁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仅有的希望。
人类帮助逐渐恢复
因为台风和人类的影响,鸟群选择转移到一个新的海岛上,人们对它的保护也更加密切,但尽管如此,5年的时间,也只不过让它们的数量上升到14只,如果再遇上一次灾难,那么将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人们想到了利用人工招引的办法,将这些燕鸥群转移到风浪更少,不易受到台风侵袭的小岛上。燕鸥有集群繁殖的习性,栖息地选择也受到同类选择的影响。
利用这一习性,2013年时,人们在韭山列岛的铁墩岛上放置了300只假鸟和声音回放装置,试图吸引它们前来。

铁墩岛
刚开始的一个月,每天只有零星的几只燕鸥前来,而且也没有停留太久,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让鸟群不得不转移阵地,而在铁墩岛上,竟然一下聚集了上千只燕鸥,其中就有4只中华凤头燕鸥。后续又慢慢飞来了更多的燕鸥群,人工招引大获成功。

一开始,燕鸥选择筑巢的位置在岛边的裸岩上,导致鸟蛋非常容易滚落,工作人员们为此专门打造出一小块平地,铺上沙石,定期除草,给燕鸥营造出安全舒适的栖息场所。同时将小岛设为保护区,严加看护,不让闲杂人等上岛。

在这一年中,铁墩岛上总共有两只中华凤头燕鸥和一千多只大凤头燕鸥孵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