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段和后段无论是哪个尺码都能提供非常好的包裹锁定感受。而前掌这一组动态的绑带并不能有效的提升两端的锁定,所以才会有让瘦脚的冕哥和标准脚的我感觉到前掌两侧和鞋头上方有余量的穿着体验,包裹上如果尺码不合适的话就会不够贴合且空,所以一定注意尺码选择。

鞋面支撑并没有翻车,国产球鞋在这方面说实话比Nike做的是要用心的,不说好不好的问题,至少对于大部分非CBA、NBA这种职业球员来说,我们大众还是需要有足够强度的设计来保证穿着安全性的。作为多年CUBA的赞助品牌,这个错肯定是不会犯的。不过因为鞋面偏薄的原因,不穿着专门打球的篮球运动袜可能会出现全力侧停被TPU和上翻卡脚的异物感。

足弓支撑属于弹性支撑,适配足弓非常多,扁平足的朋友建议磨合磨合再去打球,另外拉紧最后一组鞋带孔之后,就不会出现掉跟问题了。

鞋面包裹:(主观体验):7分
鞋面支撑:(客观性能):9分
中底
先说脚感体验,前掌偏韧不软,启动蹬地的时候也不会有泄力的感觉。前叉碳板在做大幅度的弯折蹬地动作的时候能有很快的一个恢复速度,另外这双鞋的滚动感也比较明显。

后掌的脚感比起前掌要明显很多,非常的软弹,而且形变恢复速度也很快,不会觉得不稳。

值得一提的是这双鞋的前掌体验上要比止戈1代的前掌要更加贴地,场地感对于力量大或者体重大的朋友来说还是很明显的。对于体重小的朋友来说不算明显。共同的点在于前掌偏前半个区域的场地感会特别明显,对于喜欢突破的朋友还是非常不错的点。

前掌的缓震对于80KG的我属于到极限了,反馈很好,没有特别弹但是不拖沓。

后掌的缓震是完全够用的状态,一部分震感来自于后跟TPU包围之后产生的回弹感。整个中底的体验还是非常好的。

场地感(主观体验):8分
前掌回弹(客观性能):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