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口服不能完全补充,直接敷是否能直接补充胶原蛋白呢?刘欣桐说:“美容院也使用含有胶原蛋白的护肤产品,但是涂抹、贴敷胶原蛋白产品都不能直接将胶原蛋白补充到皮下,而是给皮肤、皮下组织提供合成胶原蛋白的原料。”
选购产品需理性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各种胶原蛋白的产品非常多,就拿涂敷产品来说,主要分为医用敷料以及面膜、面霜两类。一般医用敷料由100%胶原蛋白原液制成。面膜、面霜则是由胶原蛋白以及一些可以改善皮肤状态的成分搭配组成。面对不同品牌、种类的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挑选?
鸿瀚投资有限公司分析师李爽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我们在对目前胶原蛋白市场的调研中发现,厂家的技术实力、产品的质量都存在较大差异,功效也存在较大差异。”对此,《白皮书》中也提到,胶原蛋白肽的有效成分是羟脯氨酸,国家标准为>3%,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的鱼胶原蛋白肽的羟脯氨酸含量>8%。
有业内人士透露,我国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技术在全球是领先的,但是价格目前还比较贵。60%—90%纯度的重组胶原蛋白,价格在每公斤十几万元以上。价格太便宜的产品,胶原蛋白的含量难以保证。而且,不同厂商的重组胶原蛋白在技术工艺、检测验证、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差异,甚至不同批次的稳定性也会不同。因此,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需谨慎。
刘欣桐告诉记者,目前有不少消费者购买医用胶原蛋白敷料做面膜,因为是械字号,用着更放心。记者了解到,目前医用敷料需要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执行,有一类至三类的备案种类,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其中一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平均周期在1—3个月、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的平均周期为1—2.5年、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的平均周期为1.5—3年,周期均长于妆字号产品。此外,2021年底,国家药监局明确要求医用冷敷贴需按照二类及三类进行备案。
业内人士表示,只要产品与驻颜相关,很多消费者都十分舍得投入,但是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还是要理性地看待,多做些功课,不能盲从。另外,胶原蛋白市场增速较快,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统一的标准体系。(记者 李燕京)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