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与其说是贾玲导演的胜利,不如说是“母爱”的胜利
带纸!带纸!!带纸!!!
这就是看《李焕英》最重要的准备,最后哭惨了,建议大家多备纸巾。作为导演的贾玲将自己对生命最诚挚的感悟和怀念都放在这部电影里了,剧本很扎实,镜头语言也稳定,加上真情实感在里面,电影《你好,李焕英》简直无敌。

“从我记忆起,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模样。”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自打我们记事起,妈妈好像就是一副中年妇女的模样,但其实,她们也曾是花季少女,也曾是一个小孩,也曾是她们自己。
如果说喜剧都有一个悲剧内核。那悲剧是什么?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情感的无比真挚。
尤其影片高潮部分,它已经模糊了戏剧和现实,你能真切的感受到这就是贾玲发自肺腑的表达,我愿意相信她的母亲在天有灵是能听到这一切的。
而影片的泪点,就是母女之间的真情实感。第一个大泪点,就是张小斐和贾玲酒馆互诉衷肠,“下辈子我来当妈”很戳心。
最开始煽情的气氛刚上来,立即就被一些小角色的喜剧气氛打破。这一点算是延续了之前那部同名小品的长处,与其一些点位如出一辙。但和小品还是有很大不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有舞台不能相媲美的声画魅力。而在笑的部分里,主体借助两美争奇斗艳,为电影中的贾玲提供了让妈妈开心的机会,也为叙事贡献了许多情节点。在这个过程里,很多重要角色出现,笑点也跟着密集出现,可谓水到渠成。
中间有很多包袱,都挺好的。但观众此时看着这些美好,就像看着将要凋谢的花朵。花儿越美,凋落的时候越让人伤感。

最后一段演绎的都是家庭琐事,可能你我都经历了无数遍,可你知道,她再也没有机会经历了。
这部影片笑中带泪,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描绘出了母亲对于我们那些我们从未知晓的关爱。母亲应该就是这样的,简单而普通,但在为人母这件事情上,母亲做的不简单,或者是在别人眼中看似简单,母亲已经倾其所有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或者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母亲。
电影的最后一部分则回归到母爱的本质,儿女可能都觉得应该有出息才能让母亲满意,而母亲想要的从来都很简单,健康快乐就好。

毫无疑问,《你好,李焕英》是这个春节档最适合带爹妈一起去看的电影。
父母都还健在的人啊,希望都能和父母和平相处。毕竟活着,还能拥抱,还有机会和解。
千万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