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动作说明微信平台是支持电商的,朋友圈营销是一定能做的,要选对平台,还要选对链接来源。
2.朋友圈广告
我们先说说官方在朋友圈打的广告,2015年年初,网络上开始传微信官方会在朋友圈投放广告,有部分网友声称在朋友圈看到了官方投放的广告,分别是:宝马、ivo、可口可乐,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并迅速在各大网站、各大社交平台传播开来,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这三个广告。
网友戏称只有高富帅和白富美才能看到宝马的广告,精英白领人士和企业高管能看到vivo的广告,草根屌丝只能看到可口可乐的广告,当然这只是一种戏称。也有人说用苹果手机能看到宝马的广告,用华为、vivo、中兴手机能看到vivo的广告,用小米手机只能看到可口可乐的广告。
事实上这些说法都是一种调侃,却引起了病毒式传播,一时间大家开始了一场攀比游戏,无论是看到什么广告,都说自己看到了宝马的广告,想证明自己是高富帅或白富美,是高档消费人群。这就是社交娱乐营销的魅力,它能引发大家的主动传播,提起大家参与的兴趣。
同时这种广告投放策略也说明了一种趋势,就是大数据的精准广告投放将运用于商业的各个环节,微信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把这些数据经过云计算,迅速分类、整理、总结,然后分析出人群的种种特性,再经过数据匹配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这是一次实验性的投放,却效果惊人。
在此之后一直到2015年10月,官方已经在朋友圈投放了很多次广告,每次都有一部分人会看到,但这种广告已经被朋友圈的朋友们玩坏了,在这些广告的评论中出现了大量的广告,每一个人都在这些评论中去发自己的广告,这也算是一种奇观,但仔细想想还是有效果的,最起码你是在搭船,而不是在毁坏自己的船。同时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和官方合作做这种广告,最后把握效果,知道多少人参与评论了,阅读量是多少,也可以去做回应。
3.达人市场崛起
这里的达人市场主要是指那些微信自媒体,微信达人是在微信里混出了知名度的人,以前是靠内容取胜,吸引大量的粉丝,可粉丝基本上是来学习的,或者是来玩的,至于变现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除了有些广告赞助,或者投放广告的需求。现在已经有了更多方式,比如打赏,发朋友圈广告,自己开微店。
打赏一般都在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然后设置打赏功能,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打赏,但仅针对那些行业精英或精神领袖,或者有大量粉丝的公众号。
很多自媒体人都有在朋友圈发广告的业务,现在也有很多网络公关公司,或者广告公司在做这些事情。比如,鬼脚七是一位自媒体人,他通过文章透漏,其有几十个微信号差不多共10万人,转发一次1万元,如果一个号2000人,就是50个号,相当于一个号200元转发一次,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一定很值,这是一种变现的方式。
很多达人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之后,开始自己做产品,自己开微店,尤其是微店可以在个人信息下呈现的时候,直接把产品搬到朋友圈,如果你是个达人,是某一方面的精神领袖,能够帮助到每一位粉丝,那么你发点产品广告,卖点东西,谁会不支持呢?
4.文案高手
除了上面提到的自媒体、大咖外,很多普通人也是要做朋友圈营销的,广告不能频发,但又不能不发,建议所有想在朋友圈卖货的人都去学点儿文案技巧、 PhotoShop等真本事,整天在朋友圈发段子、发鸡汤的,没啥营养,也提升不了自己,对营销也没有帮助,不是大咖就不要去做大咖的事儿,讲道理、讲哲理没人愿意听,反而让大家觉得你不切实际。
来点实际的文案,打有质量的广告,做点原创图文出来,让大家真心接受你,清楚你的实力,明白你在不断提升中,就不会吸引不到粉丝。高质量的文案出自不断的实践。
5.要点在晒
高质量的文案每天最多发一次,或者好几天发一次,但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不断地发朋友圈,前面说过每天至少发10条,在不同的时间段发,刷存在感。内容从何而来?就是生活中的细节。
晒图晒生活,晒娱乐中、工作中的琐事,偶尔晒晒你看到的社会百态、新闻花边等,如此晒的不仅仅是存在感,还有真实感、信任感,让大家知道你是个活生生的人,愿意相信你,并与你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