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俄边境城市,俄罗斯商品和商超、代购的事儿
来黑河旅游的,在黑河逗留的时间都不久,时间限制,就不能过多地浏览和比较那些商品,即使可以打车逛几家俄罗斯商品的店铺,到了某某某商超,看到海量的规模和产品,也都就地买了算了,旅游购物,即使贵了心理也可以接受,穷家富路嘛。
但是这个某某某并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他建立网络平台大概觉得靠规模,靠产品齐和多,靠实体店集聚的客户,就能吸引客户在线上购买和大量购买。
其实,很多人在这里购买了之后,都会在网络上比价,临近俄罗斯的几个口岸,之前都是欠发达地区,这里聚集的做边贸的大都是小商户,周边农民来做生意的也多,他们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他们满足于赚钱就做,真的薄利多销。
某某某机构在不能控制货源和独家销售的情况下,网络上大作文章,就是把自己弄成了一个靶子,不信,你在网络上搜索,他的产品一准是最贵的,因为同样的产品,如果比他的贵,肯定是卖不出去,比他卖的便宜,还有巨大的利润,他负责宣传推广,别人负责出货。他能在网络上火或持续做大,得有什么商业奇招?
网络上曝光越高,搜索越高,越多的人知道他的商品贵,会不会影响线下游客的现场购买?要知道,绝大多数进到这个商超的人,在此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没有接触过俄罗斯商品,就像去日本旅游的人,在去之前,从不知道日本的药妆‘、酵素、纳豆素、马油、电饭煲和马桶盖和中国倒过去的珍珠会被导游极度推荐。如果知道了,还会花大价钱买吗?扛着马桶盖回国的那些人,想起这件事来,现在是什么心情?
小城市里有这样的一个巨无霸,就顶倒了数百家微小店铺,百害无益。要多久,城市的管理者才会看到。
好在,他有不知足的地方,有线上线下通吃的野心,也就有了中小商家线上打败他的阵地,不管外表看起来多么强大,他都有自己的弱点和自己知道的痛点。
群友说:“我看他们在上海也要建仓了,和俄罗斯一个公司合作,不知道是不是迎合上海进博会,我多了解了解。”
儿子看书能坐两小时,我借机在这里敲打一篇文章

从15年卢布贬值后,俄罗斯自产的食品越来越多,价格也很有优势。很多人认识俄罗斯的产品从俄罗斯的糖果蛋糕果汁开始的。
俄罗斯的产品本身都是进口的,大量的产品从欧洲国家进口,由于他们奉行低关税,进口产品本身在俄罗斯并不意味着高价格,大牌的化妆品也不觉得贵,反而比那些产地的欧洲国家的销售价格更低。
还有一些欧洲国家代购很火的药品和美容药妆产品,查到同品的俄罗斯产品,价格低到不敢相信,但是因为包装和标注都是俄文,大多无人问津,这些产品其实也和大牌化妆品一样,因为关税和流通成本的缘故,定价都很低,赶上卢布贬值20-25%,那这些产品在原来定价就低的情况下,等于再大幅降价,因为宣传和关注不够,欧洲的代购该火还火,同品的俄货该无人问津还是如此。

网络销售主要还是信赖,大多人购买这些可用可不用的产品,也是出于信赖和支持,没有什么产品只能买你的,也没有什么产品只有你自己卖。现在不是商品短缺时代,唯有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俄罗斯的产品也需要信赖,即使本身是德国等欧洲产品,贴上俄文换上俄国商标就没有人认。
其实,俄罗斯的一些商品,真的挺好的,欧洲国家一样的产品,可以少花一些钱。
2020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