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爱的这次登场,在评剧术语里有个好听的名头:彩娃子,或是喜神。
对着台下一众生人,小婴儿不怯,反倒脆生生地笑起来,场下霎时欢腾一片,叫好不迭。
日后,芙蓉花把她认作妹妹,取一艺名,“丽蓉”,带她正式拜师。
自此,赵丽蓉正式站上舞台,那一年,她十二岁。
踢腿、下腰、吊嗓子,学戏辛苦,赵丽蓉从不懈怠。
听说临水而唱,嗓音能带水音,她便站在河边,冰冻三尺时,就站在冰窟旁。
梅花香自苦寒来,戏剧大师欧阳予倩见她表演,大加称赞。17岁,赵丽蓉在复盛剧社独挑大梁,一票难求。

少女时期的赵丽蓉
1946年,战火烧至张家口,剧团四散,赵丽蓉辗转前往北京。带她入行的芙蓉花,在那里等她。
只是佳人病重,风采不复。
赵丽蓉誓要照顾姐姐康复,没钱买营养品,便唱完戏夜里去工厂做女工,芙蓉花的恩情,她无论如何都要还。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然而天道无情,1952年,姐姐芙蓉花在北京病逝。对24岁的赵丽蓉而言,这次人生挚爱被夺走之痛,仅是一场预演。
也在这一年,解放实验评剧团成立。
她拒绝主演邀请,为评剧皇后新凤霞作了配角。

赵丽蓉(右)与新凤霞
她可以是《刘巧儿》中的大婶,《花为媒》中的阮妈,也可以是《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
一场演出下来,不少观众说:“我们是冲着赵丽蓉演的三仙姑来买票看戏的。”
本是绿叶衬红花,但对赵丽蓉而言,她这片绿叶从不抢戏,但同样亮眼。
评剧行当浮沉十年,她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收获了一段爱情。
1954年,在新凤霞的介绍下,赵丽蓉与评剧团秘书盛强喜结连理。

赵丽蓉盛强夫妇
一位是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一表人才;一位是拥有众多拥趸的评剧新星,年轻有为。
婚后一年,1955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夫妇二人为儿子取名盛福春。1957年,赵丽蓉怀上第二个儿子,沉浸在幸福中的她未曾预料,一场灾难将会在深秋携风带雨地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