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小马总”的存在更有意义,刘长江还表示会鼓励范小勤向马云看齐,成为热心公益的企业家。
就如同刘长江在催眠课程中提到的“直接进入梦境”的功效一样,他用极为华丽的语言描述与修饰着一个有关“小马总”的梦,无比渴望所有人都能因此被“瞬间催眠”。
在刘长江制作的视频中,“小马总”表面看来光鲜亮丽,经过精心包装后,这个从前村民口中“癫脑”的男孩,距离“中国最有钱的男人”仅有一步之遥。

可镜头之外,一些连刘长江自己都没想到的意外,正在接连不断地上演。
变身为“小马总”时,范小勤已经9岁,理应上过学,但在所有接触过他的人的印象中,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不太正常”。
他不会系鞋带,甚至不能熟练地解开衣服扣子,除了那句“我是小马云”,他近乎说不清楚其他的话。
在石家庄上学时,范小勤很多时候都独自坐在角落里,他很少主动交流,也很少有人愿意和他说话。

范小勤身上时不时浮现的“特殊”,刘长江感受得格外明显。
在培养范小勤成为“小马总”的日子里,他教授的知识大多是学前内容,有些还与智力开发相关。
课本的内容已足够简单,可范小勤仍学习得极为吃力。他很难记住汉字的结构与读音,也无法独立、顺畅地将数字从“1”数到“10”。

“一、二”范小勤指着桌上的两根木棍说:“这里一共有3根!”
范小勤无法与人正常沟通,在录制视频时,他偶尔开口也只是会说一些“你好”、“吃饭了吗”之类的简单短句。
为了培训他的沟通能力,刘长江会刻意要求他与人主动沟通,并在之后赠予一些零食、玩具作为奖励。久而久之,范小勤便知道了其中的“好处”。后来,这些习惯都被他带回了严辉村——
如今,范小勤与人说话仍不顺利,面对陌生人也大多时候面无表情,可当他看到对方拿出红包,或者其他“礼物”时,他就会极为热情地说道:
“你们吃饭了吗?来我家里吃饭吧。”
“路上注意安全。”
在范小勤的记忆中,每当说出类似的话时,他都会从刘长江那里得到一些奖励,即使绝大多数时刻,他都不知道这样寒暄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或许他并不知道何为“寒暄”。

范小勤收取别人红包
面对范小勤在外所经历的一切,范家发基本一无所知。自儿子离家后,范家发与孩子的联系主要依靠电话。
很多时候电话接通了,应答的却是别人,匆匆聊了几句之后,对方便会挂断,并嘱咐“有事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