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立夏节气 立夏时节有哪些谚语

常驻编辑 二十四节气 2021-07-11 立夏

不知不觉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谚语能表现出节气的很多特点,那么作为春夏交替的关键时候,立夏节气有什么有趣的谚语呢?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立夏的谚语吧!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时的晴雨、温度高低、是否有雷雨等,有时对以后的天气和收成有预示的意义。如河南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的农谚。意思是立夏不下雨,就没有收成了。还有谚语:“立夏蚯蚓出,麦子麦芒生,昼夜灌浆忙,又是好收成”,同一道理,一般雨后都有蚯蚓,立夏有雨就有好收成。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下面列出一些立夏的谚语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晴雨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粤)。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雨,涨大水(湘)。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晴,雨淋淋(赣)。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湘)。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雷,六月旱(湘)。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桂)。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温度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他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粤)。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赣)。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夏的注意事项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夏季高温令人心烦气躁,我们在这种季节要更加注意养生,夏天有哪些事项是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呢?为了健康度过夏天,朋友们要认真看哦。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颈椎最怕吹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喝水最怕快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眼睛最怕晒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晨练最怕早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但夏季空气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点前还未完全扩散。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结语:谚语能很好的表现出一个节气的特点,今天给大家讲解了立夏节气的谚语和立夏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每一个人在更好的了解立夏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cZE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夏季养生 立夏之后该如何保养
  • 立夏之后 如何保卫你的“后天之本”
  • 立夏养生调脏器 健康度转季
  • 立夏谈保养 打造24小时护肤方案
  • 夏季养生 立夏如何益气养心
  • 立夏后焦虑情绪易加重 静心养心度"立夏"
  • 立夏吃鸭蛋 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
  • 立夏养生 老年人立夏节气的七大注意
  • 立夏以后心神不宁应注意心脏保养
  • 百岁老人的立夏养生方法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