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我国七夕节有所了解的都知道,七夕节的大部分习俗活动中,其主要参与者都是少女,而整个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但咱们清楚七夕有哪些乞巧习俗吗?下面咱们就一同来了解下七月初七有哪些传统习俗。
七夕
七夕有哪些乞巧习俗
1、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法,始于汉,流于后世。
2、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法,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3、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习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4、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莹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容貌,称为“壳板”。
5、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名“贺牛生日”。
6、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
7、拜织女:“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事。
8、拜魁星: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
9、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物,以巧果最为知名。
10、七姐诞: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十分热烈的。
七夕
我国各地七月初七的习俗
广东:七娘会
七娘会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预备“拜七姐”,在6月做预备作业,接近七夕便要制造精巧的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摆上八仙桌,大献巧艺。
广西:七夕储水
在广西是一些区域,当地居民有七夕储水的习俗,以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请求健康吉利。
陕西:结扎巧姑
黄土高原区域会举办各种乞巧活动的习俗,如结扎穿花衣的草人、举办剪窗花比巧手等活动;一起还要栽种豆苗、青翠和占卜。
七夕
浙江:七夕香桥会
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修。天黑,人们祭祀双星,请求福祥,然后将 香桥焚化,标志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欣地相会。
湖南:妇女洗发、接露珠
七夕这天取泉流、河水洗发,就好像取银河水相同,具有洁净的崇高力气;并且七夕节时的露珠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手疾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