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历史上的今天1547年1月28日的今天,英格兰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亨利八世逝世,该历史事件记录为1547年1月28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从1536年起,在托马斯·克伦威尔的主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新教化的改革,制定了“十条教规”,简化了天主教仪式,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格兰发行,发布“十七条指令”,将英国国会国教化和国家机构化等。
在英格兰宗教改革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亨利八世,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他不但达到了与凯瑟琳离婚的目的,而且在1536~1539年宣布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修道院土地,一部分收归国有,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贵族,一部分出卖,从而缓解了财政危机,而且使得一个支持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通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还强化了自己的专制权力,使得英格兰的王权达到了自1215年《大宪章》公布以来的最高点。
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亨利八世充分暴露了残暴的一面①,大批人被推上断头台,其中包括《乌托邦》的作者、首席大臣莫尔。1539年后,亨利八世的宗教思想开始回潮,又处死了一批过激的新教分子。宗教改革头号功臣托马斯·克伦威尔也于1540年被处死。但是事实证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的支持者远多于反对者,他在改革过程中不但没有引发动乱(林肯郡和爱尔兰地区虽然爆发过反对宗教改革的起义,但很快就平息),相反加强了自己的地位。在宗教改革之前,马丁·路德新教思想早已传入英格兰,而对当时修道院和神职人员的普遍不满,则使多数人站在赞成改革的阵营。在分得来自没收修道院的土地之后,新贵族就成了英国国教的中坚分子。亨利八世将议会作为推行宗教改革的主要阵地,无疑也是明智的,使他更有利于得到各界的支持。他的后继者中,凡企图恢复天主教的必然受到重重反对,统治不稳,而坚持新教的则能够得到大多数国民的支持,也说明了他的改革是适应历史前进的需要的。
亨利八世结了六次婚,其中凯瑟琳和克莱维的安妮被他休弃,安妮·博林和霍华德被他送上断头台。为他生下唯一儿子之后死去的西摩则是他一直追念的对象。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帕尔也不错,协调好亨利和他几个子女的关系,使亨利安静地度过了最后几年。
亨利八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他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自1517年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贴在教堂的门口点燃了新教运动的熊熊之火以来,英格兰是唯一一个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国家,事实上,这场运动迟早要来,而亨利八世利用国家政权来推行,则使英格兰避免了像德国和法国那样因为宗教改革而陷入长期内战的局面。此外,亨利八世时代,武力打败了苏格兰,还有议会的《联合法案》宣布威尔士并入英国,使不列颠的联合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而他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则为后来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权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一切都使他跻身于本排行榜,名列第60位。
点评:抛开宗教方面的因素,亨利八世的改革实际上是拿少数既得利益群体开刀,使数量更多的人受益,并在此过程中加强自己的权威,甚至中饱私囊。这样的过程充满自私残暴,但往往能起推动历史发展之效。
①有史学家考证,认为是亨利八世得了当时的时代病梅毒损害了神经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