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历史上的今天1528年6月17日的今天,《明伦大典》修成,世宗朱厚熜亲自为之序。,该历史事件记录为1528年6月17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在492年前的今天,1528年6月17日(农历1528年6月1日),《明伦大典》修成,世宗朱厚熜亲自为之序。。
《明伦大典》24卷,8厚册,是明嘉靖七年有政府官方刊布的一本政书性质的史书。嘉靖七年六月修毕,嘉靖皇帝亲自为《明伦大典》作序,刊布天下。
嘉靖是正德的堂弟,本来与皇位无缘,他的父亲兴献王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弟弟,正德是明孝宗的独子,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31岁就早逝了,且无子嗣,于是按明朝皇家律典,遗诏召兴献王长子嗣位,朱厚璁是兴王朱佑杬的独子,幼时聪敏,兴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正德皇太后和大学士杨廷和遵从“遗诏”,迎朱厚熜继承皇位(1521年),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
嘉靖继位不久就爆发了“大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源于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这两件事可是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火索,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弘治)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佑杬)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出了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世宗嘉靖喘不过气来,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大臣站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当时的反对大臣们称为护礼派)。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嘉靖皇帝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经过几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爆发了“左顺门事件”。
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臣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声,喊声震天,嘉靖皇帝派人将为首的几位大臣押入监狱,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骚动,世宗皇帝杀心顿起,将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一时间锦衣卫从四面八方围来,左顺门前血迹斑斑。“左顺门事件”以嘉靖皇帝的胜利,护礼诸臣的失败告终,嘉靖终于如愿地将父亲追尊为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跻在武宗朱厚照之上。这次事件致使许多正直的大臣或死或引退,而佞臣却乘机窃取了朝政大权,使弊政重兴。通过这件事,嘉靖皇帝不仅实现了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的愿望,而且树立了新皇的威信,开始了他的专制统治。
在张璁引经据典为嘉靖皇帝找依据之前,也就是正德十六年嘉靖皇帝继位开始,议礼之争始终就没有停止过,嘉靖三年,南京礼部主事侯庭训撰刻了《仪礼书》,上书朝廷,声援嘉靖皇帝,同时嘉靖利用舆论的导向作用,一直主张礼仪思想,为自己的仪礼树碑立传,传承后世,所以,对于侯庭训《仪礼书》,到方献夫的《大礼奏议》,到席书的《大礼集仪》,再到何渊的《大礼全书》,最后嘉靖皇帝定名的《明伦大典》,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殚精竭虑的为自己树碑立传,沿着对自己父母帝号的封位追忆,以及自己正名皇帝地位的权势,制造出一部传世奇特、富有特殊时代特征的作品《明伦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