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1605年7月13日的今天,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该历史事件记录为1605年7月13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海南北部四百年村庄沉沦海底
四百年前,一场巨大的灾难在这里降临,夺命无数,七十二个村庄深陷海底。
公元1605年7月13日,这里天崩地裂。史载:大地“初如奔车之辗,继如风揖之颠,腾腾掣掣……寝者魂惊,醒者魂散……”
沧桑巨变,已成云烟。今天,琼北东寨港100平方公里海面之下,明代海南大地震遗址———海底村庄,已沉睡了整整400年。
每逢朔望期大潮退后,这片400年前陷落海底、沉寂于泥涂之中的古村遗址,便会展现在后人眼前。
省内外文博专家认为,这份集自然、历史、人文内涵于一体的古地震遗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应当力保。然而,今天当人们探访海底古村废墟时却发现,一些大件且完整的遗物已不翼而飞,遗迹的保护更无从谈起。惊叹之余,不禁深感遗憾与无奈。
1、灾难留下“珍奇”遗产
7月8日,天未擦亮,海口市东寨港曲口镇林市村,海水退至最低潮,片片浅水与片片泥滩茫然交错,一直伸展到天之尽头。带着对400年古村的遐思,沿着渔民下海的入海口,向远处的一片泥滩跋涉。淤泥陷脚、乱石磕绊,当驻足一片高地时,便身临古村遗址。抬头远望:被海藻贝壳覆裹的石井缸盖、石棺对坑、舂米石臼、房基断柱,历历在目;脚下:断石碎瓦、方砖残盏、壶碗坛碟,尽在眼底。
一段史料记载回现在脑际:公元1605年7月13日,晚9时至11时,琼北东寨港与铺前港交界处,一场翻天覆地“阵痛”突如其来。大地“初如奔车之辗,继如风揖之颠,腾腾掣掣……寝者魂惊,醒者魂散……文庙、城隆庙、社稷坛及各神祠,则又见金碧威仪荡然澌败”,数十座村庄和千顷田野颓然陷落,山化海、人为鱼,伤者十之八九,小溪般的东寨河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如今,海口东寨港、铺前港、北创湾、东营港,以及海口长流、临高马袅一带,茫茫海面就是当年大地震的产物。
据专家考证,这次大地震是海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海底村庄,成为国内惟一的地震陆陷成海遗址。当年震级7.5,极震区最大烈度达10度,震源深度15公里,地面一次垂直升降幅度最大达3米-4米,陆陷成海遗墟的分布达百余平方公里,包括数十座古村、坟场、牌坊、桥、树、耕地、盐田,以及地震裂痕沟和沙土液化冒水喷沙带等。大震有感范围颇广,北部跨越南岭至湖南临武、广西桂林,东北至粤东惠来、潮州(海阳)一带。
当地《郑氏家谱》、《符氏家谱》、《黄氏家谱》均记载:共有72个村庄在那次地震中沉海。
沿岸村民将海底村庄视为宝藏,几位年轻的村民手指不远处一片海面说,水清时,那里可以看到7米深海处有一座竖立的贞节牌坊,还有古河道上的一座石桥。
如今,身临浅海之中的古村遗址,追忆与感怀重重。大自然的力量竟如此变幻神奇:它穿越时空的遂道,让这片见证400年前海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在琼北1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下凝固。
2、考古发掘几为零
据官方记载,海底村庄现场遗物以明代的为多,其他遗址中则以宋代的遗物居多,明代次之,元代最少,其中有不少宋代的墓葬。经鉴定,一些陶瓷器皿属福建、广东潮州等省外烧制,可反映当时的贸易关系。
黄宏远老人的父亲黄习录,在他抄译的《黄氏家谱》“地裂志”中文尾记载:“人世沧桑,地震改变了此一带的地理,截断了与铺前市的半海陆路线。原来儒林村(现在的林市村)一带与铺前市之隔离仅一衣带水,只要向北淌过一条小溪沟,沿茄椗林走上去便到铺前市。这一带农民常到铺前做买卖。每年秋末冬初,农民们赶着自养的肥牛,跨溪流、越铺前,赶到锦山市变卖,转口到香港。”
因官方记录甚少,只能从当地民间流传的家谱中,搜索零星的有关海底村庄的历史,但这些记录中,又多有说法不一和相互矛盾之处,我们心中不禁疑雾重重。海底村庄当年的布局结构究竟怎样?与文字记载有无差异?多年来它的布局结构有无变化?它的文化内涵究竟如何?科研价值如何?当年,这一带在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究竟处于何种水平?何种地位?与内地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状况究竟怎样?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均依赖于考古调查与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