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2013年12月14日的今天,“嫦娥三号”在月面着陆,该历史事件记录为2013年12月14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从照片上还可以看到,嫦娥三号着陆区周围有很多小的撞击坑。郑永春表示,由于月球的真空环境,撞击月球的小天体不会像地球上那样在大气层中被烧掉,所以月球遭受的小型撞击比地球多得多。通过研究月球上的撞击坑,可以推测出月球遭受撞击的频率,推测出小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概率。此外,由于无法获得月球样品,撞击坑研究也是获得月球表面年龄的主要手段,撞击坑分布密度高说明这块区域比较古老。
“嫦娥三号”着陆器
照片和数据向全球免费开放共享
目前,嫦娥三号已超期服役一年多。它的“姐妹”嫦娥四号预计于2018年实现人类航天器第一次着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计划2017年前后实现“奔月—落月—采样—返回地球”,中国科学家将用我们自主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深入研究。
“通过这些照片深入了解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温度、光照、辐射等环境参数,对改进着陆器和月球车设计,开展月表深入探测以及未来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郑永春说,“同时,这些照片和数据已向全球科学家和爱好者免费开放共享,因为太阳系探测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嫦娥三号”着陆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篇源自嫦娥三号数据的科学论文登上顶级科学期刊。“除了照片,嫦娥三号上的其他科学仪器传回了大量月球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空间环境等探测数据,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将持续几年甚至数十年。”郑永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