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历史上的今天1926年12月29日的今天,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去世,该历史事件记录为1926年12月29日年间的历史文献线索
因为在巴黎的这段时间里而诞生的作品有《新诗集》(Neue Gedichte)(1907年)以及《续新诗》(Der neuen Gedichte anderer Teil》(1908年)、《安魂曲》 (Requiem)(1909年)和在1904年开始攥写的小说《布拉格手记》(1910年)。
在一个长达十年的岁月里(1912至1922年2月)里尔克的生命就是《杜伊诺哀歌》(Duineser Elegien),而《杜伊诺哀歌》的起因是因为伯爵夫人玛利亚·冯·图勒恩和塔克西(Marie von Thurn und Taxis)这位里尔克忠实的读者盛情邀请诗人前往杜伊诺城堡(Schloss Duineser)作客。而杜伊诺哀歌正是玛利亚为了让里尔克专心写作而让他独自居住在杜伊诺城堡时,灵光闪现的产物。
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因为身在德国的诗人多年来唯一的固定居所在法国,交战关系令里尔克不能回到巴黎。所以在整个一战诗人流离於德国和奥地利。而巴黎的居所也因为无法交纳租金而被政府发付处理,里面连同里尔克大量的资料和文件。1916年里尔克被迫应征入伍,可幸运的是里尔克在他的贵族朋友帮助并没有被派往前线,而只留在慕尼黑和做文书工作。
1919年6月11日里尔克从慕尼黑来到了瑞士苏黎世。表面上看来是应苏黎士地方邀请前往讲学,实际上则是里尔克想逃脱战后的混乱以及离弃这个耽误他多年写作工作的地方,重新开始《杜伊诺哀歌》的创作。然而找寻一个合适的住所是困难的,起先里尔克苏黎士附近的伊尔舍勒河畔(Irchel),而后在1921年里尔克发现了一个叫做缪佐特(Muzot)位于瓦莱州(Wallis)谢尔(Sierre)地区的小城堡。随后在1922年5月里尔克的朋友莱茵哈特(Werner Reinhart 1884-1951)将这座城堡为里尔克租下而后买下赠与诗人。
1922年二月在短短的几个星期内里尔克灵感迸发,完成了长达十年的《杜伊诺哀歌》的创作,并且在这段时间里尔克还完成了另一部巨著《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Sonette an Orpheus)。这两部作品也是里尔克一生中最重要及富影响力的创作。
因为创作耗费大量的精力、体力,1923年里尔克不得不在疗养院度日。随后的两年时间一直在法国和瑞士逗留,直到1925年8月。这时的里尔克已经虚弱不堪无法摆脱病魔的束缚。终于在1926年里尔克再次身体情况恶化,进入疗养院。
终于在1926年12月29日,里尔克与世长辞。医生诊断为肝脏功能衰竭及白血病。1927年1月里尔克被埋葬在瓦莱西边的小镇Visp,在平滑的墓碑上写着里尔克生前为自己所作的墓志铭。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里尔克的文学创作影响了很大一批人
里尔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