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军校中国留学生,关于军校的外国留学生,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在中国留学的美国留学生,关于军校的外国留学生,你不知道的那些事——解放军报 盘点美国军校中的中国留学生们
对于有志于学习军事的中国留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美国在这个方面对中国留学生并无任何歧视。“后备军官训练计划”对于那些家境比较贫困、有志于在军中出人头地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被录取,至少他们不必抽出大量的时间在上学期间和假期当中打工了。
出路也不错。后备军官培养计划,陆军主要培养旅至连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空军主要培养大队以下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海军主要培养少校、中校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海军陆战队通常将学员与海军学院混编,在海军舰艇上实习,其最优秀学员可以被分配到师一级作战单位。如果选择留在美国,参加陆军和空军的后备军官培养计划的留学生,毕业后立即可以转为美国现役军人,而参加海军的后备军官培养计划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立即可以获得海军少尉军衔,而且美国的海军陆战队还抢着要他们。
除了孙立人将军的好友王之中将之外,诺维奇大学比较知名的中国留学生还有曾庆集,他作为高级进修生转入诺维奇大学,专攻骑兵。1930年,他又转学到要塞军事学院,并从要塞军事学院毕业。
在1904年至1937年之间,中国有一些留学生、华侨在美国接受军事教育。他们的数目不是很大,归国后,命运较为相似:投身军界的,大都处于边缘地位,除了温应星、孙立人等少数几个“名人”之外,绝大多数军事留美生在历史中湮没无名。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中国留学生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在美国被誉为“南部西点”,它建立于1839年,是将军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将军比西点还要多。它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军事的首选,虽然它的淘汰率也很高。有四十三位中国留学生曾到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深造,毕业率只有44.2%。
和西点一样,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老生欺负新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两个学校,“欺生”行为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1905年进入该校的第一批中国学生不堪忍受老生的欺辱,愤而写信给清zheng府设立在华盛顿的公使馆,提出抗议,并要求退学。公使馆复信给他们,对他们表示支持,并告知他们:公使馆方面将要求弗吉尼亚校方出面干预此事,公使馆将给学院校长斯科特·西普准将发照会。
二十年后,孙立人正好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他在该校整整待了三年。作为中国国家篮球队主力选手的他,同样得到了老生们的“悉心关照”。
要塞军事学院的中国留学生
要塞军事学院也是中国留学生学习军事的重镇之一。由于要塞军事学院地处南卡莱罗纳州的查尔斯顿,该州在美国南北战争时属于南方蓄奴州阵营,在20世纪上半叶该州对有色人种还存在歧视现象,当地的某些白人对中国留学生不太友好,将中国人当成有色人种看待。中国留学生在要塞军事学院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种族歧视,他们创立了“大同俱乐部”,进行了思想上的反省。
要塞军事学院是美国六大高等军事院校之一。它建立于1842年12月20日,当时位于南卡莱罗纳州的查尔斯顿的马里恩广场。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邻近地区的军火库和相关军事设施。它于1843年3月2日正式开学,只有二十名学员。等到了中国留学生来要塞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七百人。它仍然是一所平民大学,其教学理念是培养接受大学通识教育、身体强健、熟悉军事的复合型人才。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学生名义上是南卡莱罗纳州国民警卫队的成员,因为它在成立之初是一所带有警卫bu队性质的学校。所以,比起其他平民大学来说,要塞军事学院更加注重军事训练,尤其是体能训练。久而久之,军事训练项目成为了它的招牌。
要塞军事学院接收中国留学生,让他们在接受完备的文科教育的同时,学习西方的战争艺术。在此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除了军事课程和操练以外,还得应付排得满满当当的文化课程。他们和白人学员一起,在阅兵场操练,在食堂吃饭,每天要接受上面的抽查,被强制参加体能训练。要塞军事学院是中国留学生学习军事的好地方,这里学风扎实,可是有一样令留学生们无法忍受,他们在查尔斯顿被视为有色人种。不仅白人们这么看,黑人们也这么看,黑人对他们表示欢迎,因为他们上白人才能上的要塞军事学院。中国留学生对种族界限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有些人上要塞军事学院是出于逆反心理,目的就是为让美国白人看看,“中国人可以在那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