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上班族久坐的10大危害 推荐5招来避开

常驻编辑 白领健康 2021-07-09 生活常识

现代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上班族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很多公司里的上班族都是一直工作,连玩手机的时间都没有,这种紧张的生活方式还需上班族一直久坐,久坐时人的四肢会感觉非常僵硬,身体不适,而且久坐还不利于人的生殖健康。但是有些小动作能帮大家减轻久坐的伤害,下面拜客尝试网为大家介绍一下。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班族久坐的10大危害 推荐5招来避开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久坐10大危害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1、导致心脏疾病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久坐时,肌肉燃烧较少脂肪,血液流动缓慢,脂肪酸因而更易阻塞心脏。高血压及高胆固醇与久坐有关,需要久坐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最无需久坐者的两倍以上。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2、导致腹部大走样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你站立,走动,甚至是坐直时,腹部肌肉都会使你保持挺直。但是当你窝在椅子上,腹部肌肉就不再工作。紧绷的背部肌肉和绵软的腹肌形成一种灾难性姿势,加剧脊柱的自然弧度,形成一种名为脊柱前凸或背部过分下凹的疾病。而且,久坐会让你的腰部堆砌出游泳圈!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3、导致髋部紧绷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灵活的髋部帮助你保持平衡,但是久坐者极少伸展髋部周围肌肉组织和关节,髋部就会变得越来越僵硬、紧绷,从而限制活动范围及步伐幅度。研究发现,髋部紧绷、平衡能力降低是老年人易摔倒的原因之一。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4、屁股不再紧翘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坐的时候,屁股基本上什么也不用干,这样,你会慢慢习惯。软绵绵的屁股会损害你的稳定性、起身的能力以及保持强以及健步如飞的能力。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5、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久坐会减缓血液循环,导致体液汇集在腿部。导致问题包括脚踝浮肿、血管静脉曲张以及危险的血肿块(即深静脉血栓形成)。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班族久坐的10大危害 推荐5招来避开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6、导致骨骼变脆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负重活动,比如走路或者跑步刺激臀部及下体骨骼长得更厚。科学家将近来骨质疏松病例突增的原因部分归于缺少活动。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7、导致大脑昏沉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肌肉活动可以将新鲜血液泵至整个大脑,促进大脑释放各类增强大脑及提高情绪的化学物质。当我们久坐时,什么都变慢了,包括脑功能。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8、导致脊椎僵硬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活动的脊椎变得僵硬,易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损伤,当我们四处活动活动时,脊椎之间柔软的脊椎盘像海绵一样伸展、收缩,浸满新鲜血液和营养物质。而我们久坐时,脊椎盘不均匀地被挤压,失去弹性。肌腱和韧带周围的胶原蛋白变硬。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9、导致腰间盘突出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常坐的人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更大。当腰大肌把腰椎上部往前拉紧或拉伸时,腰大肌穿入腹腔。上半身重量就会全部落在坐骨上而不是沿脊椎的弧度分散。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10、易扭伤的脖子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你大多是坐在办公桌前,伸长脖子打字,或者打字时歪脑袋夹住电话,都可能拉伤你的颈椎,造成永久性失衡。脖子前坠同样会导致肩膀和背部肌肉过度拉伸,尤其是连接脖子和肩膀的斜方肌,同时遭殃的还有你的肩膀和背部。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班族久坐的10大危害 推荐5招来避开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5招避开久坐危害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1、坐姿正确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保持正确坐姿,背部挺直,肩部自然下垂,可放肘部两侧。椅子过软可能压迫前列腺,可以换一稍有硬度的座椅;背部加一靠垫,可减少腰部压力;不翘二郎腿。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2、时常走动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确保不会持续坐太久的时间,建议采取短暂休息的方式,每次约20~30分钟。最好能起来走动,即使是坐着也可以弯弯腰、抬动肩膀或深呼吸,以减轻肌肉紧张。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班族久坐的10大危害 推荐5招来避开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3、踮脚尖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的方法健身。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锻炼者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4、单抬腿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坐在较硬、有靠背的椅子上,缩小腹,抬起一条腿,直至腿部发酸再换另外一条腿,可以锻炼平时很少运动到的大腿股四头肌。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5、倒着走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倒着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背部肌肉。长期坐着看电视的中老年朋友,不妨尝试正走和倒走相结合。92d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