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上班族熬夜伤害大 熊猫眼急救锦囊

常驻编辑 白领健康 2021-07-09 熬夜

年轻人经常熬夜,多敷几片面膜可以拯救熬夜皮肤,多喝点水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熬夜也眼圈、眼睛红肿该如何应对相想必很多人都还不了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熬夜急救眼部问题的小妙招。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题症结:熬夜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护理重点:促进眼部血液回圈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眼部皮肤是最最娇嫩脆弱的,仅有其他皮肤的1/10厚,缺乏弹性纤维和脂肪,血管和淋巴系统匮乏,使血液和淋巴回圈缓慢。睡眠不足,眼睑得不到充分休息,下眼睑的血流量长时间增加,引起眼圈皮下组织静脉血管携氧量低,滞留下黯黑的阴影,这也是大多数都市白领都会遇到的情况。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急救小锦囊: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法1:将一条热毛巾敷在眼部,包括两侧的太阳穴;要确定完全覆盖眼睛四周,大约敷20分钟,毛巾的热力会促进血液流通,接着再用冷毛巾敷一分钟,让毛孔收缩,然后涂上眼霜。同时可配合穴位按摩加快血液回圈,用中指由上眼睑内部向外按压至太阳穴,再由太阳穴沿着下眼睑按压至眼睑与鼻梁相接处,来回几次可有效促进眼周围的血液回圈;再用无名指按在眼尾或鼻翼两边的穴位上,大约3~5秒钟后放松,连续做10次。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法2:用隔夜用过的茶包,冷冷的贴在眼皮上,对于已经形成的黑眼圈,有收敛淡化的作用。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法3:用牛奶轻轻擦拭眼周,减轻黑眼圈。用纱布蘸上优酪乳,敷在眼睛周围10分钟,眼周的皮肤喝饱水,黑眼圈也会减轻。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法4:眼保健操——缓缓睁大眼睛,再徐徐闭上,睁大时尽量坚持几秒钟(连续重复5次以上)。转动眼球,依次上下左右各望5秒钟,然后由左至右转动眼球再由右至左转回来(来回共做5次)。闭目养神,冥想3分钟。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法5:喝枸杞茶——枸杞一小把、红枣3~4粒,直接将枸杞和红枣放入玻璃杯中,以开水冲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后服用。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电脑有一定的辐射源,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的稳乱。从而使皮肤代谢不规律等。加上电脑有磁性,会聚积一些灰尘、和不洁的空气,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皮肤自身的品质,和加聚皮肤的老化程度。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下一页:针对每一种不同类型的皮肤,表现就不同

针对每一种不同类型的皮肤,表现就不同: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油性肤质:就会出油情况严重,或者是出油的同时面部开始发干,也就是缺乏水份,起痘痘,毛孔粗大等;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干性肤质:则表现为皮肤干燥,出现细纹,没有光泽,有黑斑;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混合性肤:这样的肤质,通常具备干性和油性两种肤质的特征,一般是T区油,两颊干。面对电脑的话,两种肤质的特点就越发明显了。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内调方面不妨试试绿茶和菊花茶这两种弱碱性的茶饮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绿茶不仅有抗癌的效果,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可以有抗辐射的功效;菊花茶是一种清香茶饮,它的妙处在于当眼睛很累时,用菊花茶的热气薰眼部1分钟,眼睛马上感觉到很舒服,大家不妨试一试。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要多吃一些帮助抗氧化的食物,比如含有维它命A、维它命C和维它命E的食物。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各种蔬菜和水果中尤其是水果,都可以摄取到丰富的维它命C,因为它是水溶性的;A和E都是脂溶性的,尤其是维它命A,在各种黄颜色的蔬菜中都有,建议用油炒来吃。尤其胡萝卜,胡萝卜素也叫贝塔胡萝卜素,只有用油炒来吃才能真正释放。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来说说维它命E吧,它又叫生育醇,有非常多的用途,针对于电脑皮肤的人士来讲,时常吃一些天然维它命E的东西,比如动物内脏啊,各种豆类等等,对保护细胞壁非常有效果,从而加强皮肤抗氧化。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后,平时还要注意多饮水。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天最好是2500亳升,打个比方,1瓶矿泉水的量是550ML,大约要喝4瓶左右。保持每天1000亳升的排尿量。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弱碱性的食物,保持身体弱碱性状态,少吃酸性食物,这样皮肤就会慢慢改善过来。dFC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熬夜后一定要吃这些水果 有助调理身体
  • 熬夜人群的饮食 女性宜选滋阴祛火食疗方
  • 熬夜易致皮肤受损抵抗力下降 通过膳食调整得到补救
  • 经常熬夜四种果汁要多喝 有益于熬夜者恢复的食谱
  • 熬夜小护士试试这些药膳
  • 要熬夜前吃什么好
  • 熬夜后吃什么食物恢复得快
  • 常熬夜的人多吃这些水果
  • 熬夜族适合吃什么水果
  • 吃什么水果可以对抗熬夜带来的伤害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