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白领健康

上班族饮食健康马虎不得 办公室就餐5点建议

常驻编辑 白领健康 2021-07-09 上班族

上班族饮食健康马虎不得 办公室就餐5点建议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班族饮食健康马虎不得 办公室就餐5点建议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班族吃对食物可以抗疲劳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1、多吃蔬菜,少吃肉。肉类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等,在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会代谢不完全,从而使血液中积聚更多的有毒废物酮,引起恶心、疲劳等症状。过多摄入蛋白质还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诱发多种疾病。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化学物,具有抗氧化能力,可预防钾、镁等矿物质缺乏引起的疲劳状态。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适当摄入,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可改善慢性疲劳。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2、适当摄入粗粮。大米、面粉这些主食,在谷粒最外层的谷皮和糊粉层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B1,谷粒加工得越精细,谷皮和糊粉层去掉越多,矿物质和维生素B1丢失就越多。维生素B1对产生能量和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有重要作用,长期缺乏维生素B1可使人产生慢性疲劳。日常可适当增加如全麦面包、玉米、红薯等食物,也可在白米中加入少量的红豆、燕麦、玉米,煮杂粮粥喝。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3、坚持每日足量饮水。水摄入不足会使人感到口渴、烦躁、全身无力,严重时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当我们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失水了。喝足够的水,可以帮助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速体内有毒物质的排泄。在疲劳时,喝杯凉开水是非常好的选择。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4、少量坚果作为零食。坚果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还是一种高能量食物,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进食少量坚果,可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坚果中含脂肪较多,每次不宜食入过多。每日1~2次,每次2颗核桃或15颗花生米即可。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办公室就餐5点建议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1、注重早餐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般建议早餐应该包括一杯热饮、一个乳制品、一个水果和一个谷物食品。营养专家认为一天中所需能量的20-25%都要依靠早餐来提供。不吃早餐,起床2、3个小时以后会引起低血糖(血液中糖的含量降低),导致状态不佳(疲劳、头疼、极度饥饿)。没有胃口或者没有时间通常是忽视早餐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您的健康,最好晚些时候在办公室强迫自己吃些点心来补充早餐的不足。为此,您可以在包里装一瓶饮料,一杯酸奶(拿出冰箱以后可保质2小时)或者一个盒装的带有果味的牛奶,一个水果(苹果、桔子、李子……),一些饼子或者一个营养谷物棒。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2、留出午餐时间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被工作绊注没有办法和同事去就餐的时候,你可能会叫一份三明治,面对着一堆资料匆忙的吞下去。最好让自己得到真正的休息,即使很短(至少20分钟),也一定要避免在压力之下就餐。出去买一份午餐,坐在比如公共花园一类的地方: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不必吃得匆匆忙忙,而且消化会好。同时别忘了在你的午餐中加一份酸奶和一个水果。不管怎样,即使你非常非常忙,吃饭的时候也要注意细嚼慢咽,因为唾液也可以帮助消化。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3、在食堂做到优化选择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许多人每天都是在食堂吃午餐。当然,只要你会选择,平衡的饮食还是非常有可能的。要避免吃热的(馅饼、比萨)和熏肉食品,它们都含有大量的脂肪,却不易被人觉察。主菜可以选择一份鱼或者肉,配一些蔬菜(少许含淀粉的食品和大量绿色蔬菜)。最后来一份乳制甜点(酸奶,奶油甜点,泡沫蛋白),一小份果泥或者一份水果沙拉。当然别忘了带一份酸奶和一个水果,可以在下午吃。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4、经常喝水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办公室的气温经常偏高,补充水分就显得重要起来。建议每天至少饮用1.5升水。可能的话,务必要限制饮用苏打水(糖分过高,不解渴)和咖啡。要知道咖啡饮用过多会导致注意力下降,压力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由于其利尿功能,会导致水分流失。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5、“聪明”的下午茶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您经常吃零食?不要吃太多哦!与其买一堆甜食,还不如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储存一些食品(或者,在冰箱里存一些乳制品),饿的时候吃一顿平衡的加餐:饼干、乳制品、谷物营养棒或者一个水果。下午茶不仅可以充饥,补充能量,且使你再也无需向零食“折腰”!PwA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上班族春季养生宜吃5种食物
  • 上班族中午怎么吃最健康?
  • 上班族可以如何善用乳制品
  • 上班族要杜绝8种早餐
  • 上班族早餐吃什么好?营养早餐食谱推荐
  • 上班族的饮食坏习惯最要命!
  • 上班族吃什么对眼睛好
  • 上班族喝咖啡有什么好处?
  • 颈部疼痛怎么办 上班族脖子酸痛这样能缓解
  • 上班族怎样对抗眼睛疲劳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