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原因,哪些特征的老人容易长寿,老人太长寿不一定是好事,老年人长期久坐会寿命减少吗不良习惯会影响到老年人长寿 盘点八大长寿生活习惯
第二杯:睡前一杯水。当人们睡熟时,呼吸,汗腺仍然在排出水份,当体内水份减少过多时,血液粘稠度增高,睡前一杯水,可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容易发生在秋冬凌晨的像心绞痛,心肌梗死这类疾病。
第三杯:运动后一杯水。适量的运动是长寿的基石之一,尤其是老人,更应注意有效合理的运动。但在运动后,应特别注意补充水份。运动时汗液带走电解质,且消耗较多能量,若不注意,运动后极易发生低血糖,严重甚至引起晕厥。因此,运动后,建议老人们小口根据实际情况饮用淡盐水,淡糖水。
长寿习惯二:经常喝喝粥
想少生病,那喝碗粥吧!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
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碗约 28 克全谷物熬成的杂粮粥,可降低 5% 的死亡率和 9% 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长寿习惯三:每天1杯奶、1颗蛋
牛奶和鸡蛋,都是被营养学家称赞的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而且它们营养丰富,价格低廉,是咱们普通老百姓不可缺少的优质营养来源。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的营养几乎是全方面的,钙、脂肪、蛋白质等均较为丰富。牛奶以及奶制品每日推荐摄入量是 300 克。就拿普通的 200 毫升的袋装奶来说,每天喝一至两袋也就足够了。
而鸡蛋可以说是最适合人类食用的“蛋类”,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 98%。
选鸡蛋的时候,大家也不用太过迷信是不是土鸡蛋,因为它们的营养几乎无差别,非要说差别,那土鸡蛋的胆固醇还要更高些!
长寿习惯四:多吃点水果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中心发表数据显示,在我国,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的死亡占该人群总死亡的15%,归因死亡数为134.84万。
水果的全死因归因分值仅次于高血压和吸烟,位列第三。我国因水果摄入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1.73岁(男性损失1.80岁,女性损失1.58岁)。
因此,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长寿习惯五:每天都要吃到绿色蔬菜
这一点看起来特别容易做到,但有很多人并没有做到!吃蔬菜,不仅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身体必需的营养素,预防肠癌等,还能改善心理状态,预防疾病。
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每份约85克,一个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多吃水果蔬菜能够提升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和快乐感。
长寿习惯六:每周吃次鱼
营养学家曾形象地告诫: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
“四条腿”的,主要是指猪、牛、羊肉,这些肉类吃太多不利于减肥和降低血脂;“两条腿”的,主要是指鸡、鸭、鹅等禽肉,是良好的肉类食品;“没有腿”的主要是指鱼类和各种蔬菜,鱼肉所含蛋白质容易被消化、吸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量大,对身体较为有利。
而且,鱼肉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提高记忆力。对65岁以上老年人来说,吃鱼还可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的危险性。
长寿习惯七:常晒晒太阳
晒晒太阳,伸伸懒腰,呼吸下新鲜空气,想想都美。
而且,让皮肤接受阳光照射还能降低血压,从而降低人们患上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是因为阳光能改变一氧化氮在血液和皮肤中的含量,进而降低血压水平,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每天晒30~60分钟。
长寿习惯八:一公里步行
健步走,是一种低廉、低风险、很方便而且健康收益高的有氧运动方式,能助减肥,降三高,预防多种癌症。成年人只要坚持有规律地行走超过 12 周,就会达到体态端正、腰围变细的效果,而且身体结实,不易疲劳。
美国《自然》杂志曾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预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降低20%乳腺癌罹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