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C妈育上娃 ,曾是高校老师,一手带大俩娃。关注我,育儿路上不迷茫~
儿子上中班,开学后我以为家长群里肯定会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毕竟这些神兽们总算是又归笼了,老母亲们也暂时得以喘口气,结果家长们反而更焦虑了。
因为儿子所在幼儿园属于公办,国家有规定幼儿园不能超龄教孩子文化知识,所以家长们开始担心幼儿园阶段啥都不学的话,将来0基础上小学跟不上该怎么办?

有的家长甚至都想给孩子报幼小衔接培训班了。其实家长们不用这么焦虑,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过早地去学习写字、算术等等,无异于拔苗助长。
毕竟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都是3-5岁左右,大脑和智力发育并不完全,学习文化知识不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过早接触这些知识有可能会起到相反作用。
话说回来,幼儿园虽然不教文化知识,但是并不代表不让孩子学习任何东西,其实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做好这3点,不用报任何培训班,上小学后成绩照样名列前茅。

第一点: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80、90后这一代人陆陆续续当了父母,然后就发现了当代家长的一个现状: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父母和孩子总是在作业的“苦海”中挣扎。
“孩子早上起不来”“吃个饭要花半天时间”“一写作业就会出现各种拖拉磨蹭,明明是半个小时的作业量孩子硬是能拖到1个甚至2个小时完成”……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归属为孩子时间管理问题。孩子因为年幼,对时间既不理解,也无从感知。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念,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带孩子认识钟表,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计划表,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计划的好习惯,引导孩子高效做事、摆脱依赖,改掉赖床、吃饭拖拉,写作业磨蹭等坏习惯。

比如,可以在家里执行“叫号制”,过期不候。妈妈做好饭了就开始叫号,如果孩子磨磨蹭蹭,错过了规定的“吃饭时间”就没饭吃,从而才会意识到拖拉磨蹭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其次,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引导孩子学会制定日程安排,学会罗列事务清单,估算所需时间等,可以让孩子的生活更有规律,同时在时间管理上也会得到更好的监督。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作息表,把大人和孩子每天要做的事安排在合适的时间里,相互监督严格执行,违反的人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较好地完成了也可以给予奖励。
学习占据了孩子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做好学习时间的管理。当孩子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还怕学习成绩不优异吗?

第二点: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吐槽自家孩子,课堂上要么坐不住,要么走神听课不认真;考试时要么跳行漏字,要么粗心马虎;写作业时要么拖拉磨蹭,要么渴了饿了。
其实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孩子专注力不好的缘故,最终导致孩子的视觉专注力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