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我们遇上了好大夫。她和蔼可亲的对我们说:“根据核磁结果来看,孩子脑损伤确实有,但不算特别严重”。
之后又给你做了几个小检查,教给我几种护理方法后说:“放心吧,孩子好好护理,没有什么问题”。
我当时其实还是心存疑虑的,追问用不用再住院之类的,最终,听从大夫建议,把你抱回了家。
之后的几个月,我时常关注别人家同龄孩子的成长过程。
什么时候能翻身,什么时候能坐,什么时候能爬,什么时候能走……
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屡薄冰,生怕哪一个环节出错。
直到你1岁时候能说了,会跑了,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真的放了下来。
03 为你缺少心灵陪伴懊悔
不再有“脑瘫”孩子的担忧,我慢慢忘记了那一段不愉快的日子。
抚触、平衡感统那些折磨人的训练,在我记忆中渐渐模糊了,更模糊的还有妈妈对你的心灵的陪伴。
为了家庭,为了工作,整日都有忙的借口,却没有几次是真的静下心来,专心致志陪你玩一个玩具。
妈妈加班赶材料时,你在旁边喊妈妈,妈妈在厨房做饭时,你也在喊妈妈。
你是多么希望妈妈时刻都能陪你玩啊,可妈妈总是用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了。
只留下一个客厅里,独自摆弄着弄不懂的各种玩具的你孤独的背影……
随着你渐渐长大,你开始上幼儿园了,你有了自己的小伙伴,有了自己的小想法。
但你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急躁,做事情拖拖拉拉。
穿衣、吃饭、上学,诸多事情都要催催催。
每当到这时候,妈妈更是心烦气躁,大声吼你,你流着委屈的眼泪……
上小学后,学业负担渐渐增加,你很反感提到写作业。
一听到写作业,就会找到各种理由先玩一会。“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真的是此刻的真实写照。
这样鸡飞狗跳的日子持续了很久,我的内心也焦虑了很久。
估计大多妈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看着别人家听话懂事的孩子,就忍不住的要去做比较。
在老师告诉我,孩子在学校犯错误、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我常常忘记了,养育孩子的初衷是什么,我在教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条路上,渐行渐远。
在读了无数篇儿童心理类文章后,我渐渐的放平了心态。
其实,贪玩、做事情慢,就是你们很多小孩子本来的模样。
作家龙应台曾经看着一个小女孩花5分钟的时间系一个蝴蝶结。
张文亮有首诗歌叫《牵着蜗牛去散步》。
这都是在告诉我们,要顺应孩子的成长天性,适当放慢脚步,等一等孩子。
一次次事情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不是你的错,是妈妈在用心陪伴你的阶段,爱的心灵缺席了啊!想到这,我心里无比的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