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婴幼儿时期,宝妈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呛奶的情况。如果喂奶过程中奶汁因呛咳进入儿童的肺部,也容易导致肺部感染,从而诱发肺炎。
以上,就是肺炎的常见诱发因素。那么,孩子被诊断出患有肺炎后,应如何护理呢?
三、宝宝患上肺炎要如何护理?
在患上小儿肺炎之后,家长应当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以免病情不断加重。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家庭护理,这样更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宝宝患上肺炎之后,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首先需要注意孩子的居家环境,平时家长应当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但是需要注意室内不能太干燥,因为如果室内太干燥,会导致孩子呼吸道干燥,使痰液不易排出,从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其次是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给孩子喂食的时候,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同时还应避免孩子吃饭速度过快,以免因食用过快导致呛咳。
若孩子食欲不振,或是伴随出现发烧、哮喘等症状,则需要让孩子多喝水。因为上述症状都会使患者体内的水分流失,若不重视可能会导致机体缺水,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患病期间,孩子的肠胃消化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如果进食方式不当,可能加重肠胃负担。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孩子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无法通过饮食补充,病情恢复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患病期间,应避免孩子进食过多高蛋白食物、油腻肥厚的食物、高糖食物、生冷食物。因为这4种食物,会通过不同机制,对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影响,影响病情恢复。
再者是控制孩子的体温,当患者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表示已经达到高烧的范围,此时需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治疗,同时需要给孩子增加白开水的饮用量,加快孩子体内热量的散出,帮助降低孩子的体温。
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用热水擦拭孩子的腋下、颈后等部位,帮助出汗退热。
最后一点是注意孩子的穿着,如果在患有肺炎后,仍然穿过厚的衣服,孩子可能会出现烦躁、易怒等现象,此时可能会诱发哮喘,从而使呼吸困难的问题加重。
在患病期间,可让患儿呈半卧半坐的姿势,有助于增加患者肺通气,加快痰液的排出,减少因痰液堵塞引起的不适。
除了日常护理的几个要点之外,家长给孩子用药期间也需注意几个要点。
四、儿童肺炎用药几大误区,需注意
在患病之后,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服用药物,儿童肺炎也是如此。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不少人对于该病的用药,存在几个误区,下面给大家列举出来,希望大家能够规避。
首先,“老药不如新药好,越贵的药越好”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思想误区。可能大家会认为:最新研发的药物,就一定比以前的药物好,而价格越贵的药物,也要比价格便宜的药物好。
但是对于肺炎使用的抗菌药而言,药物需针对特定的病菌才会有治疗效果。而越新越贵的药物,并不代表适用于所有致病菌,所以只有合理用药,才是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