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乖巧的新生儿,刚生下来,哭声就十分洪亮,但是也有个别宝宝,还不适应这个世界,迟迟不愿意哭出来。
宝宝的哭声越响亮,说明宝宝自主呼吸的能力越好。
如果宝宝的哭声越微弱,或者是没有哭声,妈妈需要警惕宝宝是否是缺氧或者是喉咙里存在异物。
医生如何帮助新生儿啼哭?
1. 拍打宝宝屁股
如果新生儿出生后,并没有开始马上哭泣,可能是宝宝还没有适应这个世界,更没有学会自主呼吸,这时候,医生会轻轻拍打宝宝的屁股,让宝宝哭出来。
2. 轻弹宝宝的脚底
想要让新生儿大声哭泣,医生还会轻弹宝宝的脚底,在轻微疼痛的刺激下,宝宝会不由自主地哭出声来。
3. 清除新生儿口腔里的异物
如果新生儿在分娩的过程里,不小心吸入了羊水或者是胎毛等杂物,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医生会及时清理宝宝口腔里的杂物,保持口腔的畅通,帮助宝宝自主呼吸。
如果宝宝哭声小,皮肤青紫,不会自主呼吸,阿氏评分比较低,医生会给宝宝补充氧气,吸氧后再次进行新生儿评分。
三. 拥抱反射
新生宝宝似乎更容易受到惊吓,他的双臂张开后,又迅速收回,双手抱在自己胸前,而且还会大哭起来,这是因为宝宝出现了“拥抱反射”。
拥抱反射在宝宝出生时出现,在宝宝2个月时消失。
新生儿还有一种有趣的行为,就是“抓握反射”,当我们轻轻抚摸宝宝的手掌时,宝宝的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
抓握反射在宝宝5-6个月时消失,6个月后的宝宝,已经会自己抓握喜欢的物体了。
四. 踏步反射
“出生的宝宝会走路?你该不会是骗我的吧?这绝对不可能的事!”不少人对于新生儿走路这件事,持怀疑的态度,新生儿当然不可能会走路,要11个月-1岁左右的宝宝才会走路。
即使新生儿并不是真的会走路,那为什么双脚会踏步呢?其实这是因为“踏步反射”。
当大人托住宝宝的腋下,让他的双脚站在地面上的时候,踏步反射,会促使宝宝的双脚做出迈步的动作,不过这种反射并不会长期存在,在宝宝6周的时候就会消失,在宝宝学步之前也不会再次出现。
新生儿的腿部肌肉发和脊椎发育还不成熟,父母不要过多地扶着宝宝站立,为了保护宝宝的脊椎,父母抱宝宝还是以横抱式为主。
当宝宝在学步期,又会出现了踏步的行为,但是这次就是自主踏步,而不是踏步反射了,这回妈妈可以慢慢引导宝宝独立行走了。
五. 排胎便
“宝宝的大便怎么是黑绿色的?跟普通大便的颜色不同,咋回事?”产妇第一次当妈妈,看到宝宝的大便觉得很疑惑,怎么会是这个颜色呢?
其实这就是胎便的颜色,这是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