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赶紧请假去把她接回家,并问她为什么不要小天奶奶接了。

原来在前一天,女儿跟小天有点小矛盾,但是后面很快和好了。我想小孩子玩闹,难免有点小摩擦。
而女儿说出第二个理由后,我开始不淡定了——她哭着抱怨道:“爸爸妈妈肯定不爱我了,否则怎么会每天把我丢到别人家?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我也不爱爸爸妈妈了!”

这才是事情的重点,原来女儿早就对我们不去接她放学心生怨念了。
孩子都是渴望爸爸妈妈来接自己放学的,他们的思维很简单:爸爸妈妈来接我就是爱我,不接我就是不爱我。
我知道女儿是在对我们没有花时间陪伴她而进行的抗议。
我和老公又紧急商议出第三种模式,而这种模式是最适合我家的模式。

模式三:我们家和邻居家“拼”接娃
经过女儿这么一闹腾,我也不好意思再找小天奶奶了,我跟小天奶奶解释了原因,小天奶奶也表示理解。当然这也不影响两个孩子再在一起玩耍。
只是我和老公还是不能每天都去接女儿。
我找女儿的另外一个同学——前面说过,女儿在小区有3个同学,除了小天外,还有一个叫悦悦的小女孩,跟我女儿有从尿不湿开始的友谊。

我跟悦悦妈妈商量,悦悦家负责接两个孩子,我负责两个孩子的晚饭。
我们一拍即合。
因为他们有个家庭小作坊,下午时间比较空,可是晚饭时间很忙,经常连悦悦的晚饭都顾不上。我还是全职妈妈的时候,悦悦也经常来我家吃饭。

可见,跟邻居处好关系有多重要,远亲不如近邻啊!
这个模式已经持续了3个多月了,两个孩子都很开心,女儿再也没有因为我们没去接她闹脾气了。
当然,我也没有每天都让邻居帮我接娃,我会借着出门办事的空,或者请假去接女儿。

我一个星期至少接一次——让女儿知道,虽然妈妈平时工作很忙,但是还是会想办法出来接她放学。
只要老公的工作是女儿放学之前结束了,他也会争分夺秒地去接女儿。
她能感受到我们对她的爱和重视。

我还开始重视起晚饭了,虽然我厨艺不佳,但是我至少能让女儿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油烟机的轰隆声,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厨房里飘出的菜香味,餐桌上的有说有笑,都将是孩子离开爸爸妈妈一天后的能力补给——吃着妈妈做的饭,是爱的味道。
如果我们实在没办法接孩子放学,那么就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陪伴时间足了,孩子也就不会计较谁去接他了。

我知道每个双职工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大家有摸索出适合自己家的接娃模式吗?欢迎留言分享!
——END——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澳贝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