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生的成绩波动,看看他是怎么处理的,或许你会更受启发。
下面为正文:
很多同学问我:“我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稳定,有时考到第十名,有时考到第二十名,我该怎么办呢?”我发现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成绩起伏就一定是不好的现象呢?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丰富人生的过程。成有成的快乐,败有败的回味。但是很多学生,却总是让自己败不起,似乎学习成绩必须非得是直线上升的不可。
我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教的所有学生,成绩基本上都是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学生的成绩是一直上升的。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并不断改正的过程,所以成绩的起伏再正常不过了。
当一个学生要求自己的成绩非常稳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已经违背了正常的成长规律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但绝不是追求完美的过程。
现实案例一
我的复读班曾经招收了一个学生,她离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只差2分。这个学生高三时三次重要的模拟考试都考了全班第四名,报志愿的时候就只报了清华大学这一个志愿。
最后的结果是,她所在的班上有十多个考上北大、清华的,而她却以2分之差落榜了。
后来她听说我所在的学校要招复读生,就跑到我的办公室来询问我失败的原因。我告诉她:“原因很简单,就是你三次模拟考试都太稳定,才注定了你要落榜。
哪怕有一次的成绩是波动的,清华大学你百分之百就能够考上。我当老师这么多年,知道成绩这么稳定是非常不正常的,因为所有的学生的成绩都应该有波动。
你每次都考第四名,你以为你的水平就是如此,其实好多问题已经被掩盖了,只是你没有发现。到了高考的时候,问题才暴露出来,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结果。”
现实案例二
我的女儿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了108分,她拿着卷子回家,悲悲切切地跟我说:“老爸,你得做好思想准备。”
我看见她的样子,已经预感到了,为了不给她带来压力,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了?”
她回答:“我这次数学没考好……”
“考了多少分?”
她看着我,问:“你真想知道?”
我点点头,并说:“我向你保证:我今天肯定不跳楼!”
她就把卷子递给了我,“108”这个数字鲜红而刺眼。我的孩子要考北大,结果数学只考了108分,这意味着她是不可能考上北大的。所以基本上就等于“判了死刑”。
我看了她一眼,她的表情看起来已经近乎绝望,我知道,我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能让她丧失信心。
于是我笑着说:“太好了,祝贺你,这次竟然考得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