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最后一年的时间里突破学习、突破自我是“准高三生”及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下面6件事,家长们一定要及早告诉孩子。
编辑
持之以恒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
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
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
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
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甩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但在那些人们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复中,柏拉图能认准目标、执着追求、始终坚持,相反那些目标游移、耐不住寂寞、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是很难获取好成绩、好未来的。
有一个法国谜语,也是一道数学推理题,叫“荷花塘之谜”,是这样说的:
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积扩大两倍,30天后就会占满整个荷塘,那么第28天的时候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
我们可以算出来:从四分之一面积扩大到整个面积需要两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会有四分之一面积的荷花。
题目很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对每一朵荷花而言,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在第29天到来之前,它们费心尽力,也只完成目标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两天却如有神助,拓展了绝大多数。
持之以恒之所以放在第一条是因为:
经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有一段低迷期,低迷期间考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所有的状态都处在一个历史最低的水平,在此期间考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急躁、失眠等众多的情况。
在此提醒考生,忍忍就过去了,只有坚持量变才能带来最后的质变。
其实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个道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飞跃。而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是艰苦缓慢的,一定要学会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远离浅尝辄止,千万别奢望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