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小明(化名)这样说,我就跟着说。”
我:“说这些话不礼貌,咱以后不说了。”
大宝:“为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
我:“因为我们家不允许说这种话。”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我总是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笨拙地制止大宝“学坏”。
大宝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已经能意识到: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自己的选择更重要。
社会环境是五颜六色的,但自己想变成什么颜色却是可以选择的。
通过这种“内归因”的方式,可以帮孩子逐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为人准则。遇到问题时,他才能首先想到自己该怎么做,而不是别人怎么做。
在引导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做到“聊事不对人”,帮孩子区分“喜欢这个人”和“不喜欢他的行为”这些基本的是非观。
3
兴趣
让孩子在兴趣圈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成人的世界里,当你想结交优秀的朋友,首先你自己得变得优秀。
兴趣爱好是软实力的一种,可以形成孩子的特色标签和个性色彩,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很有用。
通过不断地尝试,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热爱,进而自我驱动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所热爱的事物,就像一块永远吃不腻的“肥肉”,引导孩子养成坚持不懈的品质、自主学习的习惯。
这就像之前分享过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样,唯有帮孩子建立这些核心能力,才能一劳永逸 ,“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