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当我们载着父母一同出行时,车内摄像头能够视觉感知上车乘客类别,中控屏将会自动询问是否启用“关爱场景”,当我们点击确认,整车随即做出相应的响应,空调调整为舒适的温度,音响调成较为柔和的音量档位,CDC可调阻尼悬挂系统将会调整到舒适模式,能量回收关闭,驾驶更加平顺,为父母营造出极致舒适的乘坐体验。
此外,依托“软件定义汽车”,智己汽车还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用户“常用常新”的使用需求。
传统汽车采用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控制器的软硬件高度耦合,想要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就得首先使软件与硬件分离,而“软硬解耦”依托的正是底层架构。
智己汽车采用全新一代的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其中,四大域控制器由IPD 智能驾驶中心、ICC 智慧计算中心、ICM 智慧座舱中心以及IMATE 智慧伙伴共同构成。
其中,IPD 智能驾驶中心采用的是英伟达Xavier最领先的自动驾驶芯片,视觉感知解决方案由15个高清视觉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能够实现全场景、超视距全路况感知。同时还兼容激光雷达软硬件架构冗余方案,从而具备在量产车型上立即升级激光雷达系统的能力。
此外,整车OTA还能够直达“原子”层,底层控制器都可结合车辆感知、分析能力,基于TTTech多芯片实时数据交互功能,让芯片间通讯由事件触发发送改为时间发送,并基于1Gbps 以太网光速通讯,以及国密级安全保护,有效确保信息功能信息及命令的安全高速传输。
如此强大的硬件实力基础,也彻底激发出了智己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无限潜能。
智己汽车深度融合“智能泊入泊出+城市智慧领航+高速智慧领航”等功能,打造出Door to Door Pilot “全场景,最连续”零接管的智能驾驶体验,其能够基于中国特色路况和驾驶习惯,通过Data-Driven的核心算法架构,进行自动数据记录、上传、标注、模型训练和迭代更新。
形象的理解,就是以后从家里到公司的上班通勤,将由智己汽车完全接管,智己汽车能够自动从地库开出,接你上车驶出小区,自动进行红绿灯识别并通过路口,拥堵的上下班高峰期还能防止加塞,并且,其所拥有的自动躲避障碍物功能还能够更加高效地闪躲开突然变道的大货车,同时根据导航路径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最终开到公司,把你放下后自动停车入库等等…
是不是感觉像是“买车送了一位专属司机”,还是老司机的那种?值得期待的是,在国家法规允许以及高精地图开放的前提下,到2021年底,智己汽车的“点到点零接管自动驾驶能力”就能够变为现实。
以更智慧的交互体验,打造真正的智能驾驶
通过构建智能数字架构,让自动驾驶真的能够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出行体验的同时,这是智己汽车的核心思维。与此同时,智己汽车还在思考:如何围绕用户日常用车场景,打造出更加智能、友好、与极致安全的交互体验,因为唯有这样,才能打破“自动驾驶辅助”框架,真正实现多维度的智能驾驶。
对于这一问题,智己汽车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回答,其中之一便是基于260万像素DLP+5000颗LED ISC组成的智慧灯光系统,提出了更超前的设计思维。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场景,当夜晚行驶在视线不佳的路上时,会为开不开远光而纠结,既希望能够有更好的驾驶视野,但又担心会闪到他人。不过,有了智己汽车的智慧灯光系统后,其能够通过计算,预测行驶轨迹,控制260万像素的大灯,实现精准的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