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陕西境内现有的300余家博物馆则是全面反映、再现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主要载体。与其他省市相比,陕西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不仅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在工艺技术、艺术创造等方面代表了全国的最高水平,而且还因其无与伦比的典型性、序列性、完整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金银器是指以金银为原材料制成的器物,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金制品,到了唐朝金银器的使用和制造盛极一时。陕西作为唐都长安之所在,也是唐代金银器制造、使用乃至出土最多的地方。这些金银器数量之大、种类之全、保存之完好以及价值之高震惊世界。
鸳鸯莲瓣纹金碗
金碗的纹饰采用手工錾刻完成。外腹部有上下各十层的莲瓣,上层每个莲瓣内都以一种动物做主题纹饰,有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周围填以形态各异的花草。下层莲瓣内则一律为相同的忍冬草。
金碗外底有一只回首展翅的鸳鸯。这些纹饰内容包括了动物纹饰和植物纹饰,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唐代金碗出土很少,文字记载也不多,何家村共出土了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纹饰与造型均相同。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此壶采用了北方游牧民族携带的皮囊或马镫的造型,腹部两侧各饰一衔杯舞马,造型、纹饰均独具匠心,舞马形象尤具风采,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金银器中的珍品。
赤金走龙
龙作为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尽管找不到活的实物存在,但已经扎根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唐以前的龙,形态不一,各有差异。唐代的龙纹,口角加深,上唇翘起,双角分叉,龙身多有细密的网格状鳞片纹,显得富丽精致出神入化。这件金龙体型虽小但是活灵活现,堪称是唐代“微雕”的精品。
孔雀纹银方盒
这件银盒纹饰繁复,除底面没有纹饰之外,其余五面采用满地装的手法装饰,银方盒正面醒目处以一对立于莲蓬之上的孔雀为主,孔雀跃跃欲飞,周边环绕折枝花卉。银盒的左边和右边还配以飞鸟流云,童子戏犬的纹饰,把人物、风景、花鸟巧妙地结合起来,反映出唐人亲近自然的思想意识。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代贵族燃放香料的用具。可挂在身上,也可置于帷帐之中。球形,分上下两半,其间以合页、搭扣连接。内部有两个同心平衡环和一个焚香盂,其间均成直角相互铆接支撑,无论怎样转动,香盂始终呈水平状态,所盛香料不会倾覆。这种装置原理体现了当时发达的科技与金属制作水平。
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这件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是唐代宫廷供奉佛教法器。由杖身、杖首、杖顶三部分组成。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杖首为四股双轮十二环,是佛教最高权威的象征。
法门寺地宫系列茶具
这组茶具,功能包括烹煮、贮藏、饮用茶等。这些茶具数量丰富,配套完整,自成体系,既是唐代盛行饮茶之风的历史印证,又是难得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