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时间之后,这件事儿才慢慢淡了。
回到石家庄后,渐渐又回到熟悉的状态,同事和朋友们大多叫我“姐”,夸我年轻的又是一大把,甚至同学聚会的时候,还有人夸我“简直逆生长”。那时候好像也暗暗有点得意。
最搞笑的一次,我跟妹妹去书城买书,一个女营业员见我们在转圈,上去搭讪,指着我问我妹妹:“这是你妈妈吗?”
我当时就无语凝噎了!
我妹妹确实小我八九岁,她也打扮得年轻,但也不至于把我说成她妈妈吧?
这件事儿让我的朋友圈笑了快一年。
又过了不久,走在街上被人叫“小姐姐”,被夸“好年轻”。
我也是服了,那我到底是老还是年轻呢?
以后,也有二十多岁年轻人喊阿姨的,也有叫“美女”的,大部分还是喊姐的,偶尔也有小孩子喊奶奶。
自从那天叫“老太太”后,我开始反思,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老和年轻有那么重要吗?美貌有那么重要吗?
我们上班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形象,尽量打扮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年轻靓丽对工作有帮助。
现在50岁了,觉得慢慢看破“老不老”这件事儿。
其实,人们怕的不是

“老”,而是随着“老”来的“病、死”,因为“老”不被爱,被生活和美好的事物抛弃,这才是人们真正害怕的。
经常有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称自己“老阿姨”,最大的90后已经32岁了,95后也感觉到00后同事的威胁。
老年人害怕自己的白发和皱纹,一年多次漂染,医美行业方兴未艾,人们跃跃欲试,不惜重金打造一个年轻的更美的自己出来。
这背后是有无形的手设置了一个称,就是所谓标准吧。
人们不自觉把自己放进去套,不符合要求就变得焦虑不安。
那么,看上去年轻和美貌真的那么重要吗?
女人一旦被“白幼瘦”的观念绑架了,她就没办法真正快乐了。
当我想明白这件事儿,我不再焦虑,对于白发也能坦然接受,想染就染一下,不染我也敢招摇过市。
因为谁说我“老”,我也无所谓了。叫阿姨就阿姨,叫奶奶也行啊。
作家杨绛先生、“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不都是白发吗?演员秦怡满头白发,她们肯定是老了,但丝毫不妨碍她们的美呀!,
就算是老了,也一样可以很美。
只有当女人不被定义的时候,她才真正得到了自由。泰戈尔说,鸟儿翅膀上一旦绑上黄金,它就没有办法飞高了。
你们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对于50岁的女人

是不是老了,我算不算回答了你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