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朋友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性格倾向。后期的性格养成,都是家庭、社会环境影响所致,其中家庭尤其重要。
一张白纸到底是画成了人,还是画成了鬼,就看拿笔的那只手了,而这只手有3个指头都是父母。
这其中一般来说,父亲这个角色比较吃亏,中国传统都是慈母严父,父亲负责管教、母亲负责治愈。
如果父亲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知道营造在孩子面前权威的形象,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那么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眼界渐渐打开,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把自己的视点和孩子保持同步,最起码也要相互理解,让孩子逐渐明白人人都是凡夫俗子,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高峰和低谷,既有叱咤风云,也有无力回天……父子一起坦诚面对,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问题问到点上了,我也发现许多孩子对父亲爱理不理。
细心观察,发现做父亲的:
一是为父不尊,忘记了自己已为人之父,胡言乱语,胡作非为,得不到孩子尊重。
二是不关心家庭,麻木不仁。
三是不能像妻子一样,细心关爱呵护孩子。要么不闻不问,要么一顿吼,要么一顿打。
四是对家庭贡献值过小,勾不出孩子对你的崇拜、敬佩心。
五是满嘴跑火车,放空炮,言而无信,久而久之,孩子不相信你的所言所行。
从孩子的眼里,可以看出父亲做的好不好,成不成功。
孩子既是你儿子,也是你的学生,更是你的好伙伴、好朋友,也需要费时费力费心,去营造、去爱护、去关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一概论。很多孩子对父亲不尊重,爱理不理的,一般说来,父亲的责任应该大一些,或许是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但有的孩子父亲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拼尽了全力,甚至把老命都奉献了,而其仍对父亲不满意,仍然觉得父亲对不起他,更谈不上尊重父亲;当然,这种人是极少数,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的孩子是天生的冥顽不化,不知感恩;这种人不仅对父亲不尊重,对母亲也是一样爱理不理,好象一家人都欠他什么似的。究其原因,我认为不完全是父母的责任,与他本人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俗话说,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天底下哪个做爹娘的不是对儿女寄托着莫大的希望?即使爹娘做的有不到之处,做儿女的不应该包容一些、理解一些吗?
孩子对父亲不尊重,爱理不理,是因为那个父亲在孩子心里没有存在感。
男人们的潜意识里,带娃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娃一出生,他也是喜不自持,拍照发朋友圈,分享当爹的喜悦。也知道娃是自己的,要求父母,岳父母,老婆都得围着孩子转他才高兴,他自己就是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氛围,回家来沙发上一躺手机一看,就这么打发时间也不去抱抱孩子,冲冲奶粉,洗洗尿布。

孩子再大点,病了,他发脾气,甩脸子,怨老婆没照顾好,自己却没耐心陪着孩子喂药输液,遇上半夜孩子要喝水,他睡的跟死猪一样,推都推不醒,还是得当妈的爬起来倒。
孩子考试成绩差了,他吼完老婆吼孩子,怨他们不争气。也不说自己天天下班陪同事喝酒,和朋友打牌,就是没陪孩子写作业。遇到孩子犯了错,不问青红皂白,不是打就是骂,口口声声是给老子丢了脸,就没想过做父亲的有没有教过孩子怎么做人做事。从来就不过问孩子心里都想什么,有没受委屈,一味要求孩子成为他心里的好孩子,出去也有炫耀的资本。

不称职的父亲,就是顶着父亲的名义,对孩子颐指气使,过度要求。从来不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没有温情,在孩子心里就是可怕的“魔鬼”形象,让孩子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还有一种男人,毫无主见和担当,孩子受了委屈或遇到问题都得不到父亲的支持,成天唯唯诺诺自私自利,孩子对他没有依赖感,跟他说了也白说,不如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