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熊猫不同,它们从未被人类驯化过,而且它们虽然看起来萌萌哒,但归根结底它们还是熊科动物,有着平均200公斤的咬合力以及平均100公斤的体重,如此强悍的大熊猫,一旦发狂攻击人,家中的人可能会“团灭”。

02 食物
大熊猫有着狭食性,它们的食物主要以竹子为食,而一头成年的大熊猫一天至少要吃15-20公斤的竹子和竹笋,对食物的挑剔性和食量,将会将大部分人劝退,因为根本就养不起。
而且吃的多排的多,大熊猫如此大的食量,让它们平均5-10个小时就排泄一次,一天最多排泄40次,如此大的排泄量,也足以将人劝退了,因为牛和猪的食量大、排泄量大,所以它们只能是在外面养的家畜,变不成宠物。

总结
以大熊猫目前的数量、繁殖力以及它们对环境和食物的挑剔性,它们的数量是不可能达到上千万的,而且即使达到了这个数量,大熊猫的体型大、攻击力强以及食量大也不是宠物的理想选择,除非定向培育出一种体型较小的大熊猫,就像狗中的茶杯犬一样,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宠物候选(同时要达到数量)。
大熊猫一直以萌萌哒的形象出现在人的面前,俘获了国内外无数人的心。养一只大熊猫作为宠物是无数人的梦想,其中就不乏一些国内外富翁、中东土豪,但事与愿违,私人饲养大熊猫的可能性等于0。让大熊猫成为全民家庭宠物更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有三个原因:
1、严格来说,熊猫应该叫:猫熊
我们习惯了熊猫这个名称,其实严格来说,应该叫猫熊。因为大熊猫是熊,不是猫。它们是标准的熊科动物,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看起来非常温顺,但是发起飙来能要了你的命。以前发生过多起大熊猫重伤饲养员的例子,比如下面这起:
2016年12月1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饲养员韦华被大熊猫“喜妹”重伤入院,脚筋和腕骨均被大熊猫咬断。韦华说平日里温顺的“喜妹”不知为何突然发飙,咬着它上下拉起,左右晃动,这一幕和他曾在《动物世界》里棕熊捕食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他的左手、左臂、右臂、两腿、头部受到了巨大创伤…同事们吓得赶紧帮忙引诱“喜妹”,把一件衣服丢到它的面前,“喜妹”这才松口,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所以,想养大熊猫可以,但首先你得确保自己能打得过一头熊,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在防暴钢化玻璃外老老实实看着吧。大熊猫这种动物比猛犬还容易伤人。狗咬人前还能龇牙怒吼,给自己一个提醒和逃跑的时间。熊猫如果突然暴怒,你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想逃跑是不可能。毕竟外形憨厚可爱的大熊猫,可是货真价实的猛兽。
2、大熊猫是地位不能动摇的
熊猫的定位是“国宝”,这就意味着不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关系。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在这颗星球上每个角落都适用。如果到处都是熊猫,那还能称之为“国宝”吗?别的国家还会花高昂的费用来租借这个稀罕物吗?还有“熊猫外交”吗?所以,让“国宝”成为家庭宠物是不可能的。
3、饲养条件和成本
大熊猫的饲养成本非常高昂,一个公开的数据显示:一只大熊猫一年的开销是100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只是一年新鲜竹子和基础饲料等消耗品的费用(熊猫的胃口可是特别大的哦)。并不包括建设大熊猫场馆的费用、饲养员成本、中央空调等费用。美国租借的大熊猫,饲养成本更大,达到了50万美元一只,相当于三百多万人民币。这些只有超级富豪才能承担得起,除非你是超级富豪,否则这样的饲养成本,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
看到这里,你还敢养一只大熊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