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不辞辛苦地跑医院跑,足足照顾了半年多,在不知情的人看来,母女两人关系也不错。 然而,这一切其实都只是一个假象。
这天,国外的大哥回来,也不知道他跟母亲说了什么,第二天,母亲立马又翻了脸,说李梅对自己不孝,这半年来都没有怎么来医院看过她,现在就是看大哥回来,假惺惺地来一趟。
她不仅这么对大儿子说,法 院的人来回访,她也是这么说,把李梅这半年的付出都当作空气,李梅算是彻底寒透了心,这也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李梅从那以后,只是每月按时给母亲打钱,再没去看过她。而这个所谓的大儿子,每次只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
吴君在疗养院就只能靠着那些护理员照顾,而她究竟为什么要拒绝女儿的一番孝心呢? 说到底,就是偏心。除了大儿子,姐弟两人在她眼里可有可无,也只要在她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如今钱已经拿到,赡养费两个人也按时支付,见不见面对她来说无所谓。
结语:
偏心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文中这位母亲的偏心,真是让人难以置信,三个子女都是她十月怀胎所生,手心手背都是肉,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父母偏爱某一个子女,也很正常。但是待遇相差这么多,还真是少见。
有些父母,子女的婚事上虽说不同意,但最终还是会为了子女妥协,而这位母亲一点也不顾及母女情分,只在乎她的面子,女儿幸不幸福,似乎跟她也没有关系,就这样40年不和女儿来往,甚至都不让女儿见父亲最后一眼,只能说太狠心。
而小儿子并没有做过什么令母亲不开心的事,他也一直被冷落,从没有去关心过他的生活,可笑的是连儿子家在哪都不知道,连孙子长什么也不知道, 作为一个母亲,真的很失败,但凡她给过一点温暖,我想小儿子也不会这样。
面对不计前嫌,孝顺自己的女儿,这位老母亲却并没有珍惜这个机会,就因为大儿子回来了,再次伤害女儿,这对她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家庭,但凡父母偏心,从古至今导致兄弟不和,家里纷争不断的例子比比皆是。
民间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的话流传出来,以此告诫为人父母,不应该偏向,尤其是孩子多的家庭,应该一碗水端平,这样才能让兄弟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家庭才会和睦
77岁的曹北义住养老院,四个女儿不愿负担费用,她却只找小女儿的麻烦!
小女儿:爸爸去世,你不通知我!十几万的遗产,分我1000块!我就是个多余的人,你告我去吧!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老人找到了媒体记者,寻求帮助!
曹北义:她骗了我的钱,霸占了我的房子,把我赶了出来!
在益阳市的一家养老院里,77岁的老人曹北义声泪俱下控诉女儿们的不孝。
我生了四个女儿,好不容易一口饭、一口汤把她们抚养成人,现在她们不供养我。
我现在就要求她们每人每月给我500块钱,她们都达到了小康水平,拿的出来。法律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提的要求没过分。
记者好不容易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后,了解到了老人的相关情况。
曹北义有四个女儿,都有房有车。其中小女儿情况最好,广东有两套房子,益阳也有房子,老家还在造私房。
因为大女儿工作繁忙,三女儿远在广东,曹北义一直居住在小女儿家里,由二女儿上门照顾。
可是,就在去年,小女儿王芬却突然驱赶自己的母亲,换了门锁,自己只好住进了养老院。之后的一年里,就再也没有一个女儿管过。

而提到小女儿,老人再次情绪激动、上演“苦情戏”:
她骗了我的钱,霸占了我的房子,还说我虐待她!是我带大了她,供她读了13年的书!
王芬:我晓得你的阴谋诡计!你只要一进来,就会赖到屋里,哭天喊地、喊冤!
为了弄清楚事情真相,记者跟着曹北义来到小女儿家。
门外的曹北义一遍遍敲门、一声声呼唤着小女儿的名字,苦苦哀求,门内的王芬却始终不肯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