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滴沥青”实验,从1927年至今仍在进行是什么原因?
93年里,沥青一共滴落九滴,尴尬的是,这九滴滴落的瞬间都没有被人类亲眼见证。
一滴沥青滴落的时间需要8-13年,掉落烧杯中只需要十分之一秒。漏斗中的沥青看起来坚硬无比,相隔几个月去看,根本就没有任何变化,让人有种固体的错觉,极为缓慢的流速耗费的时间太长了。昆士兰大学的校友领着孙子重回学校,常常感叹,与几十年前相比没什么变化。托马斯·帕内尔耗尽半生时间,也只经历了三滴。当然,这个实验并没有停止,也有了接班人,约翰·梅因斯通教授,验二代。约翰·梅因斯通教授用了50年时间,经历了5滴沥青落下,令他抓狂的是,居然有阴差阳错的错过了。
1962年,第4滴沥青摇摇欲坠,刚刚结婚的梅因斯通,与妻子出门度蜜月,蜜月期间,沥青滴掉落了。最接近的是1979年,沥青滴与漏斗的连接处变成根细丝,摇摇欲坠,梅因斯通教授觉得它还需要一天时间,就回家了,第二天来到实验室,沥青滴已经稳稳的落在烧杯里。这让梅因斯通非常懊悔,也许再坚持观察一会,就能观察到了。2000年11月,第8滴沥青即将掉落,梅因斯通教授已经全副武装,给实验装置旁边放置了一个摄像头,赶巧,梅因斯通去了伦敦出差,但他毫不担心,摄像头会忠实的记录一切。结果,又悲剧了,存储设备出现故障,滴落画面没有保留下来。
一怒之下,梅因斯通装了三个摄像头,打算记录第九滴落下,可惜,这位老教授在2013年8月就不幸去世,终其一生没有看到沥青滴落的瞬间。
正统的昆士兰版沥青滴落实验没有完成记录,却被另一个年轻版本截胡了
爱尔兰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在1944年也做了相同的沥青滴落实验。在2013年的7月,圣三一学院的实验室内,高速摄像机第一次记录下沥青滴落的瞬间,这是人类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沥青的滴落的整个过程。
昆士兰版本沥青滴落实验的悲剧还不仅如此,第九滴沥青还没有掉落,就被认为扯断了,断了
由于之前滴落八滴,烧杯已经半满状态,第九滴几乎贴近第八滴沥青,这样观察滴落瞬间会很不明显,第三代实验管理者决定换个烧杯。2014年4月24日,白教授打开玻璃罩更换烧杯,原本他以为直接拿起玻璃罩,简单更换就好,但没想到玻璃罩与底部木质基座之间有密封,密封虽有粘性,但经过几十年早已老化,与玻璃罩一起被拿起来,底座因为重量,又掉了下来,扯断了第九滴沥青。托马斯·帕内尔与梅因斯通如果泉下有知,肯定会被气得从坟墓里跑出来。
这个无聊且漫长的实验,在2005年得到搞笑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搞笑诺贝尔奖一般都奖励给那种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的无聊实验,沥青滴落实验很符合评委的胃口。沥青滴落实验虽然简单无聊,但已成为科学精神的代表,有坚持力、不怕困难、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如果急于求成,这些物理学家大可以用人工手法干预,来获取滴落瞬间视频,但他们没那么做,即使出现各种意外,仍在坚持,坚持这个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实验。而且,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实验,让人们从无聊中找到乐趣,那种不可预测的好奇。正如约翰·梅因斯通教授颇有哲理的评说:自然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这也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
“滴沥青”实验直到今天已经做了93年之久,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这个实验还没有结束,一开始主持这个实验的两代科学家已经相继过世,接班人已经是第三代传人了。那么,“滴沥青”实验有什么神秘之处吗?为什么科学家要锲而不舍、前赴后继的把实验做下去呢?
这篇文章,站长就跟大家聊聊这个曾创造过吉尼斯纪录的“滴沥青”实验。

沥青是固体还是液体?
在讲这个实验之前,站长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沥青是固体还是液体?
相信很多人会说,沥青这么坚硬肯定是固体啊?如果是液体的话人或者汽车从沥青路上踩过去怎么不会陷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