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伟就是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后,娶了城里的媳妇,并安家在城里。
过年的时候,小两口回农村老家过年。
晚饭后,睡觉前,婆婆把一个洗涮得干干净净,并且没有任何味道的尿罐,给他们放屋里。
婆婆出门后,小伟媳妇皱着个眉头,捏着个鼻子,非叫小伟把尿罐“抓紧提出去抓紧提出去!”不可。
小伟也不反驳,只是笑说:可别后悔,别到时候又叫我给提回来……
半夜三更,小伟媳妇要解手,起来到外间房屋,手一开屋门,立马又反手关死了。
一开门就扑进一股刺骨寒风,再一看黑咕隆咚的大院子,早把她吓傻了。
只好回里屋,去求小伟把尿罐再提回来……
这事成了婆婆的笑谈,出去就当笑话一样,讲给她那些姐妹们听。
没过一下乡村生活的人,当然不会知道,农村人之所以会在夜间,把尿罐直接放屋里,是“迫不得已”的做法,这无关有些人说得“文明不文明”,也到不了“素质不素质”的高度。这就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和环境条件限制,所采取的做法。
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地下排污设施,他们的卫生间,是无法直接建在房屋内的,都是在院子的一个角落搭建厕所。
夜间解手,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天,出去解个手,冻感冒了,可就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事情了。
再说了,大家晚上把尿罐往屋里放之前,也都是先用清水冲涮好几遍,确保没味了,才提到屋里去的。
更何况,早上起来,把门窗打开一会儿,屋里照样气味新鲜。
这也不是一件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环境所迫嘛!
可以,说实话,我平常回农村老家,晚上睡觉时都会拿一个尿桶放在房间里,
我的老家位于陕西关中的一个小山村,从我记事起,厕所一直位于门口的东南角,虽然历经了几次修缮,但它的位置没怎么变过,和家的大门间隔10多米,中间隔着一条马路。
当你行走在我们村子里,你就会发现每家的厕所都会修缮在屋子的外面,大多数会和我家一样,厕所和屋子间隔10多米,但是门口没多余地方的,厕所也会修建在屋子外面,但和屋子是相连的,有的厕所门开在屋外,有的开在屋内。
其实,从厕所的位置就决定了晚上必须要用到尿桶。
农村没有完整的排污系统,厕所也不会修在屋内,另外,对于农民来说,人的大小粪便,也是有机化肥,是不能浪费的。
晚上半夜起床上厕所,一个是要面对,屋外漆黑的夜晚,胆小的都不敢开门,更别说出去上厕所,另外,晚上湿气重,上一趟厕所很容易感冒。
你更不敢想在我们这的冬天,零下十几度,大雪纷飞,晚上我连被窝都不想出,更别说出去上厕所,真有尿意,我能憋一晚上,实在憋不住,我会麻溜的在尿桶里解决,然后在被子还没反应过来,又躺进去。

所以说,尿桶是北方农村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我想,只有农村什么时候解决了,排污系统和冬季供暖系统,尿桶可能才会退出历史舞台。